債權人會議斷然拒絕聯署債務重組協議,而最大債權人韓國產業銀行(KDB)危機時刻卻釋出善意、韓國海洋水產部(MOF)部長金榮錫一反常態振臂聲援……近日圍繞著現代商船的破產與否、重組與否、合并與否,各方展開激烈的拉鋸戰。
失魂落魄的“公主”在輪番沖擊擠壓下顛沛流離——“暴徒”出于商業本能肆意猙獰,“貴族”基于鄉土自覺揮舞著利劍……這出跨年度航運業內風起云涌的大戲,正被聯手推向高潮……
3月17日,現代商船的債權人拒絕簽署債務重組協議,將身處危機漩渦中的現代商船推向了破產邊緣。
早在3月初,現代商船董事長玄貞恩宣布辭職,引發股價激烈震蕩。外媒分析指出,這是主要債權人要接手現代商船的重要信號。另據相關人士提供的確切消息,某些船東在與現代商船的單獨接觸中已通過“債轉股”成為了現代商船的股東,這使各方博弈的局面更加錯綜復雜。
作為現代商船債務重組計劃的重要手段之一——與船東達成減租協議(詳見《航運交易公報》2016年第9期)一直被外界認為是最難啃但營養最豐富的“骨頭”。資金層面,減租對緩解現代商船幾近枯竭的現金流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市場層面,減租將增強各方對現代商船接下來推進的全面減債計劃的信心。然而,據船東方面透露的消息,一支由現代商船國際采購部部門高級經理及來自第三方財務企業Millstein & Co.的財經顧問團組成的談判隊伍在3月17日債權人會議召開前趕到倫敦,與總部在倫敦的船東Zodiac Martime Agencies(Zodiac)就減租協議展開協商。協商遇到了船東方面的強烈抗拒,因為根據與主要債權人達成的先期預想,各家船東的減租規模必須在20%~30%才能讓債務重組協議在債權人會議上得到通過……這種夾縫中的談判可謂是“虎口拔牙”,最后談判隊伍在倫敦碰了一鼻子的灰。
現代商船目前的租船規模達33艘。其中包括向紐交所上市企業Danaos Co.(Danaos)以固定利率租賃的5艘1.31萬TEU型船,租賃期限長至2024年,其所投放的亞歐航線被現代商船視作命脈,同時也是 G6的“非常航線”。此前,同為G6成員的東方海外發言人對此曾顯露出憂慮情緒,也有相關機構撰文指出在極端情況下不排除現代商船被船東扣船的可能性,但現代商船相信其G6的航線會維持一如既往的穩定態勢。此外,Zodiac與現代商船除有已履約的一部分船舶外,還有今年已交付及將要交付的6艘1萬TEU型船,所有標的船舶均包含12年的固定利率長約。現代商船3月中旬接收了第2艘新船——10055TEU的“Hyundai Mars”號集裝箱船,投入美西航線的運營。
即使至今還有新造船在按合同規定交付,然而船東們顯然對現代商船失去了耐心。Danaos3月下旬向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提交了2015年企業年報并附屬一份申明。申明指出:如果承租商(特別是現代商船)不能依法履約,抑或繼續執著于嘗試對租船合約重新談判,再或以諸如向法院提請破產保護等其他極端措施的話,企業勢必會蒙受巨大的營收和利潤損失,這可能對企業的交易活動、財務狀況、運營情況、現金流和股東紅利造成負面影響。鑒于此,企業將堅決捍衛現有的信用評審體系架構,并敦促相關方按合同履約。申明最后警告,目前這種狀態可能導致相關方無力償還債務并引發債務重組。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該申明將對現代商船信譽造成折損,但Danaos發表這份申明的初衷顯然不是出于“警醒世人”的目的,更多的是對現代商船過高比例減租要求的彈壓。
先看一下現代商船目前所處的險惡財務環境:去年報虧超過5億美元;負債率瘋躥到1700%;今年4月和7月將分別面臨總額為1.03億美元和2.06億美元的公共債務償還。雖然其還未公布去年年報,但已有權威機構表示其現金流已近乎枯竭,一季度被多家權威機構貼上了本輪全球航運大蕭條以來“最險惡季度”的標簽……這樣的狀況,除了外援,現代商船難道還指望期待別的什么奇跡發生嗎?
3月17日的債權人會議上,現代商船債務重組協議未能達成一致,陷入空前危機。KDB發言人發表聲明表示,各債權銀行會竭盡所能減少相關涉事企業的損失,同時也要確保現代商船能繼續正常運作,希望涉事企業能胸懷體諒,參與現代商船在目前這種困難環境下的重整工作,使現代商船重振才是一條對各方損失最小的良性道路。
3月21日,即現代商船與各大債權銀行閉門磋商的前一天,金榮錫代表政府發聲,他告訴《韓國經濟日報》記者,保持兩家大型航運企業健康運作的利益遠大于政府利用強制手段合并之。他強調,如果有航運企業(指現代商船)被強制并入其他企業、或者政府坐視其破產、再或將其整體賣給第三方機構,這無疑將使韓國航運業蒙羞,也會使該企業所處聯盟的成員利益灰飛煙滅,帶來“雪崩式”的效應。
其實早在2月份,韓國政府就已計劃拋出12億美元的資金拯救本國航運企業,然而想要得到這筆雪中送炭的救命錢也絕非易事,企業的負債率必須控制在400%,顯然目前的現代商船離接受政府施援的門檻還有一段距離。不過相關官員補充道,400%不是紅線,只要企業拿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證明自身有合理手段觸及400%的及格線,政府也會考慮撥付此基金。可現代商船拿得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嗎?
3月29日,正當各方對現代商船的動向翹首以盼時,現代商船宣布與包括KDB在內的主要債權銀行簽署自愿協議(VA)。有分析機構指出,這顯然預示著現代商船與船東的租費談判取得了重大進展。另據一份未公布涉事企業抬頭的聲明稱:原本各債權銀行計劃在現代商船完成一攬子重組計劃后才完成VA的簽署工作,然而銀行間似乎突然達成某種默契,決定以積極的方式主動幫助現代商船維穩,從而促進船東與現代商船盡快達成減租協議并簽署一直懸而未決的債務重組議定。VA的簽署標志著現代商船獲得了決定性的喘息機會——債務本息償還日將被延期整整3個月。是什么推動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使原本局促不安的現代商船在債權人和船東間突然變得游刃有余?
分析人士指出,之前的減租協議之所以難產也許就是因為現代商船缺乏類似KDB這樣國有銀行的“背書”。租金減多少、怎么減都是字面文章,即便扣押現代商船的船舶,也會是兩敗俱傷的場面——現代商船在G6內更加無法立足,而船東扣押的集裝箱船舶短期內又能轉租給誰?如今現代商船在“舉國體制”的保護下,其債務“退燒”過程將得到一種科學的緩釋治療,這對船東的信心是一種積極的保護。隨著玄貞恩的離職,以及KDB的介入,可以想見現代商船的股權結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此,現代商船發言人表達了謹慎的樂觀:經過重組,相信現代商船將在下半年成為一家各方面更健全的企業,但這一切需要全體股東的“積極參與”。
韓國政府在一季度航運業繼續遭受“寒冬洗禮”的現實面前,開始一系列的拯救行動。同樣在3月29日,資金已幾近枯竭的南韓航運集團與其最大債權人KDB及其他債權銀行簽署了VA協議。同樣,這家搖搖欲墜的集團公司獲得了債務本利延期3個月償還的“緩刑”待遇。這一輪“救市”集中動作的出臺,是否預示著韓國政府已經開始啟動12億美元的“續航”工作?有待對韓國政府下一步動作的研判。
4月5日,就在現代商船宣布簽署VA后的一周,稍事休整后的現代商船開始了與船東第二輪的租約修改談判。這輪談判的重點依然是要求船東修改合約中的日租金條款,以期降低20%~30%的額度。韓媒稱,這一舉動是現代商船履行VA的重要組構,且由于目前第三方財務監管機構的入駐,使現代商船的“積極履約”成為債權人、特別是主要債權人KDB關注的焦點。同時,一些利好因素也刺激現代商船在這個“多事之春”盡快完成債務重組計劃工作,如在第二輪談判伊始,現代商船出售現代證券股權的申請已被韓國政府批準,韓國KB金融集團以“超乎預期”的8.6億美元完成了對該部分股權的收購,溢價整整3倍!
另有消息稱,3月17日債權人談判審議的債務重組案之所以被否,主要是因為以KDB為首的一系列債權銀行希望現代商船承諾其將在與船東的減租談判中取得“顯著成果”。現代商船發言人稱:“相關機構希望在VA簽署后,我們會加快減租談判的進度。同時,我們也希望船東能就減租盡快達成一致意見”。
隨著VA的簽署,現代商船把問題的矛頭全面指向了船東……而讓現代商船有此底氣的,是目前超大型集裝箱船身價巨貶的現狀。以Danaos在2012年下水的5艘超大型集裝箱船為例,Danaos當初為這5艘與現代商船簽有12年長約租船協議的船只付出了每艘1.3億美元的巨款,而據最新的vesselsvalue.com數據,這5艘船中的Hyundai Ambition號目前身價已經貶損到8200萬美元。可正因為如此,如果船東一旦同意減租協議,是否意味著這些船只的身價會進一步下跌?
早在VA簽署前,現代商船就在各大船東缺席的情況下與債權人閉門磋商減租事宜。這就好比幾家鄰居在主人不在的情況下討論搬走主人家的家具,然后歡天喜地地達成一致……自然主要船東對此是不滿的,所以才有了之前Danaos的附屬申明。可是“譴責”除了能過過嘴癮,又能有何等“真金白銀”層面的好處?扣不扣船、減不減租金、轉不轉債其實都是企業間的博弈手段,目的不是致對方于死地而后快,相反地,是要在自身出讓最小利益的情況下,換取對方的存活。以現代商船最大船東Danaos為例,其熱衷于與船舶租賃方簽署長期固定利率協議以應對市場風險,目前坐擁29艘巴拿馬型和26艘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平均合約長度為7.2年,平均每年可產生32億美元的固定收入。其中,現代商船為其最大“金主”,占比28%;達飛輪船緊隨其后,占比26%;韓進海運位居第三,占比17%。另外,現代商船另一大船東Zodiac在近期警醒局中人危機尚未遠離:在“Hyundai Mars”號集裝箱船順利投入美西線運營后不久,其姊妹船“HyundaiJupiter”號集裝箱船遲遲沒有按照計劃入編。有可靠消息表明,Zodiac除非在得到現代商船“按條履約”的保函,否則將毅然決絕地拆散這對“姐妹花”。
如今現代商船經過切實的努力,換取了些許的時間和空間,接下來將責無旁貸地在債僅人和第三方監管機構的眼皮子底下治療自己的“公主病”。她的春天或許會伴隨著今年的第一聲驚雷破曉而出……
來自航運交易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