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通知,部署在湖北長江流域開展造、修、拆船企業環境問題排查整治。
截至2021年底,全省登記在冊的造船企業共有81家,分布在武漢、宜昌等11個市州,其中又以宜昌的企業數量最多,為29家。
近年來,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在執法檢查中發現,部分造、修、拆船廠環境違法問題相對多發,主要表現為未辦理環評手續、污水直排長江、廢礦物油及油漆渣、石棉等危險廢物處置不規范等。此外,各地還存在一些非法拆船作坊擅自從事廢舊船舶拆解,肆意污染環境等現象。這些問題對長江生態和水質安全構成威脅。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修、造、拆船企業環境污染治理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具有涉及范圍廣、系統性強、監管主體多等特點。通知要求,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應履行好統一監管職責,聯合相關主管部門,組織專班對轄區內造、修、拆船企業進行全面排查,摸清企業的基本情況、環評手續履行情況、危廢處置情況和環境安全隱患情況,建立“一企一檔”專門臺賬;逐一核實情況后,應針對企業的環境問題,制定整改方案,明確處置意見和整改措施并組織實施。
同時,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要求各地舉一反三,切實加強造、修、拆船企業環境監管,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此次排查,旨在引導企業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到經營活動中,使長江流域造、修、拆船行業環境管理走上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推動行業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