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份全球新造船市場低迷不振,3月開始新造船訂單量有所回升。新簽訂單45艘,合計848萬載重噸,略高于去年月度平均水平(840萬載重噸)。年初至今,新簽訂單合計為77艘,共計966萬載重噸,按載重噸計算同比下降62%。
3月全球訂單量的顯著回升,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中國船東:招商輪船于3月23日及中國礦運于3月31日各訂購了10條40萬噸級淡水河谷級礦砂船(Valemax)。加上4月8日由工銀租賃訂購的10艘40萬噸礦砂船在內,這一系列的訂單共計30條,造價均為8500萬美元每艘。這30條礦砂船在交付后,將用于這三個船東與淡水河谷簽署的27年《長期運輸協議》。
這一系列Valemax訂單總計1200萬載重噸。按載重噸計算,占去年全年中國船廠接獲所有訂單的40%。訂單將由4家中國船廠共同建造。其中,中國礦運訂造的10艘均將由外高橋造船建造。招商輪船的10艘分別由外高橋造船(4艘)、青島北海船舶重工(4艘)和招商局重工(江蘇)(2艘)承建;工銀租賃的訂單則分給揚子江船業(6艘)和青島北海船舶重工(4艘)。
與傳統船型需求的疲軟相比,郵輪新造船市場表現搶眼。為了在未來的郵輪市場搶得一席之地,從去年5月開始,各大郵輪公司紛紛投下新單。過去十一個月間,共11家郵輪公司訂購了28條郵輪新造訂單。今年一季度,包括地中海郵輪和維京海洋郵輪在內的五家郵輪新簽共計7條郵輪新造訂單,其中兩條在十萬總噸級以上(18萬總噸)。
而承接這些郵輪訂單的船廠仍集中于德國、芬蘭、意大利等歐洲國家老牌郵輪建造船廠。一季度的七條郵輪訂單中,意大利芬坎蒂尼旗下船廠便斬獲三條,馬士基郵輪的兩條18萬噸郵輪訂單則由STX France收入囊中。
來源:克拉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