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薄膜型LNG液貨艙核心技術的法國GTT今年上半年已經從各大船企獲得了近1.127億歐元的LNG運輸船技術專利費用。
GTT近日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其營業收入達到了1.442億歐元。來自新船的訂單收入為1.307億歐元,這里面LNG船/VLEC的專利授權費收入達1.127億歐元。
值得一提的是,VLEC在GTT的收入結構中占比非常小。截至6月30日,GTT的訂單簿中有210艘LNG運輸船,僅有2艘VLEC。
上半年,GTT新接LNG運輸船訂單88艘(超過了去年全年68艘的總訂單量),其中卡塔爾項目占到了24艘。
GTT上半年的經營利潤和凈利潤分別為7594萬歐元和6369萬歐元,其營業利潤率和凈利潤率高達52.7%、44.2%。
GTT 的主要收入就是專利授權費,其驚人的利潤率也歸功于這項收入。據業內人士稱,GTT專利費用一艘占到每艘LNG船船價的5%,而船廠建造整艘LNG船的利潤可能還沒有5%。所以,只要船廠建造大型LNG船,GTT“躺著就能賺錢”。
大型LNG運輸船目前主要由韓國三大船廠(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大宇造船)以及中國的滬東中華建造,此外,江南造船、大船集團等中國船企正在進入這一領域。
由于超低溫高壓下儲存和運輸液體貨物的技術是整個能源供應鏈中的關鍵技術,GTT不僅在LNG運輸船中獲得巨額收入,而且在LNG雙燃料船的燃料罐中也有不菲收入。
據了解,GTT上半年獲得LNG燃料集裝箱船的儲罐訂單量為38艘,超過上一年度27艘的總訂單量。GTT在7000TEU級以上LNG燃料集裝箱船市場擁有50%的份額。
為了擺脫GTT對大型LNG船的壟斷,韓國一直在積極開發國產LNG貨艙技術。據了解,由韓國多家造船企業參股的KC LNG Tech(KLT)經過十年開發,推出了KC-1圍護系統,并在三星重工建造了2艘17.4萬LNG運輸船實船,于2018年交付給SK海運。
然而,KC-1在船舶運營過程中被曝出現薄膜系統問題(據稱是圍護系統結冰),為此,SK海運曾上訴法院要求三星重工賠償200億韓元。
KC-1貨艙
之后,KLT推出了據稱隔熱和強度更好的KC-2型貨艙系統,目前正在現代重工船廠建造一艘使用該技術的7500立方級LNG加注船,計劃于2023年交付。
中國在薄膜型LNG液貨艙的開發相對較晚。最近,中國船級社為寧波凱榮新能源公司頒發了國內首個MARK III薄膜型貨物圍護系統主屏壁部件工廠認可證書,標志著LNG船相關產品在國產化方面取得了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