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濟寧能源發展集團(以下簡稱“濟寧能源”)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開工。該項目是濟寧市深化與“中字頭”企業合作發展臨港產業集群的示范性項目,旨在打造全國首個集研發設計、智能制造于一體的綠色化、智能化、現代化、標準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
該項目地處鄒城市白馬河畔,將新建船體聯合車間、分段裝焊車間、涂裝車間、舾裝綜合車間等4個生產車間及有關配套設施,計劃2023年底前建成投用。項目一期建成后將具備年造船240艘、修船100艘的生產能力。項目整體竣工后,將具備年造船400艘、修船100艘的生產能力。
“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是濟寧能源布局內河造船領域的重點項目,高質量新能源作為動力的船舶普及,必將塑造我國內河航運發展新格局。”中船第九設計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琦表示。
該項目以“綠色智能造船、造綠色智能船舶”為方向,全部建成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引領內河船舶制造“數智化變革”,推動船舶制造的模塊化、標準化和批量化,加快內河船舶升級迭代,引領中國江北智慧綠色物流發展新格局。“該項目將有效帶動腹地鋼鐵、高端化工等產業集聚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鄒城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建文說。
濟寧港定位為京杭運河水運主通道“北煤南運”的重要下水港,是魯西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也是濟寧市引導產業布局、開發沿運河經濟帶和實施“以河興市”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托。“目前,濟寧能源正全力打造‘港、貿、船、產、建、融’的港航全產業鏈體系,這一新能源船舶制造項目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濟寧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廣宇說。
濟寧市正狠抓現代港航物流,在打造多式聯運全國交通樞紐城市上求突破。同時加快港產融合提效,吸引加工制造、物流商貿、供應鏈金融等產業聚集,發展臨港產業集群,支持濟寧能源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等項目建設。
下一步,濟寧能源將積極引進寧德時代、中集集團等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延伸產業鏈,完善供應鏈,創造價值鏈,培育港航經濟新動能,助力濟寧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