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加坡海工企業經營困難
第一季度數據發布,營收利潤大幅縮減
2016年4月底,新加坡兩大海工巨頭吉寶岸外海事和勝科海事公布了一季度財務報表,兩家企業營收和利潤大幅下滑。
其中吉寶岸外海事營業收入8.18億新元(約5.84億美元),同比減少57.6%;凈利潤9499萬新元(約6776萬美元),同比減少53%。
勝科海事一季度營業收入9.18億新元(約6.55億美元),同比減少29.6%,凈利潤5500萬新元(約3924萬美元),同比減少48%。
全球市場不振,訂單成交低迷
初步統計,1-3月全球僅有9座/艘海工裝備成交,訂單金額約5.6億美元,同比減少79%,前三個月訂單成交量僅為2015年訂單成交金額的3.8%。新加坡兩大海工巨頭也難以幸免,2016年至今,勝科海事僅獲得一份LNG模塊建造合同,價值6000萬新元(約4500萬美元)。吉寶海事在4月獲得馬士基的一艘FPSO上部模塊建造和安裝合同,價值1.9億新元(約1.358億美元)。
Sete Brasil破產,手持訂單損失近半
新加坡兩大巨頭手中有13艘巴西Sete Brasil鉆井裝備訂單,涉及金額近百億美元,2014年11月以來便未收到進度款項。為了防止損失擴大,吉寶在Sete Brasil停止付款后便減緩了施工進度,并于2015年底停止施工。勝科海事也在Sete Brasil停止工程付款后大幅度放慢有關鉆井船的建造。2016年4月27日,Sete Brasil破產申請通過股東同意,這13艘鉆井裝備訂單有很大可被撤單。
市場前景預期悲觀,多艘裝備或推遲
根據Claksons數據推算,2016年大約只有37%的移動鉆井裝備能夠按期交付。吉寶今年已有10艘鉆井裝備被推遲至2017—2020年交付。根據兩大集團季度財務報表,未來三個季度,吉寶還有15艘裝備交付,其中包括6座自升式平臺和2座半潛式平臺。勝科海事2016年還將交付9座浮式鉆井裝備,勝科海事已經收到一些客戶因為裝備不能獲得租約而推遲交付的請求,并在2015年底提取的部分準備金中考慮到了這一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
2、多措并舉應對挑戰
推動業務多元化,關注全產業鏈機會
吉寶利用其海工裝備的相關技術優勢,發展電力、海水淡化等非油氣裝備業務,以幫助企業渡過行業低谷時期。針對LNG行業向產業鏈下游延伸,于今年2月獲得了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頒發的LNG加注許可證向。
繼續裁員,降低成本以削減過剩產能
繼2015年全年裁員13900名員工之后,2016年初以來,吉寶岸外海事在全球范圍內繼續裁員約2800人。其中新加坡本地裁員500人,海外船廠裁員2300人。勝科海事在人員管理方面,投入更多人力在非鉆井業務上,減少鉆井業務的人力投入,勝科巴西船廠也將迎來新一輪的裁員。
持續提升能力,靜待市場好轉
今年3月,勝科海事收購以3800萬美元(約5254萬新元),收購挪威油天然氣和液化氣終端設計公司GraviFloat,以提高設計能力。吉寶通過其在美國的子公司完成了對Cameron海工部門的收購,提高其設計和市場售后服務的能力。
低油價水平下,海工市場的復蘇仍然需要很長時間,國際多數機構預測,油價在2020年才有可能回升至6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據統計,在油價突破70美元/桶后,超過半數的油氣項目才具備可行性。即使油價有所回升,按照以往經驗,海工市場的回暖仍然需要在油價提振后的2-3年左右。對于新加坡和全球海工企業來說,這注定是一個十分漫長的寒冬。
來源:中船重工經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