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十年內躋身前五大造船國家

    有業內人士稱,正在尋求額外造船能力的船東應該將注意力轉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總理莫迪日前宣布,該國已經制定計劃,擬將印度打造成全球五大造船中心之一。

    莫迪在10月17日舉行的2023年全球海事印度峰會(Global Maritime India Summit 2023)上發表演講時表示:“在未來十年里,印度將成為世界前五大造船和維修國之一。”莫迪敦促出席海事峰會的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與印度合作,并強調這是成為印度海事發展歷程一部分的絕佳機會。

    當前,全球造船業主要集中在中國、韓國、日本、歐洲和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印度在全球造船市場份額占比不到1%

    根據克拉克森的最新數據,就單個船廠而非造船集團而言,當前全球排名前十的船廠分別為:三星重工、HD現代重工蔚山船廠、韓華海洋(原大宇造船海洋)、現代三湖重工、滬東中華造船、江南造船、新時代造船、現代尾浦造船、楊子鑫福、外高橋造船。中國和韓國船廠各占半壁江山。日本手持訂單量最多的船廠是大島造船,全球排名第22位。

    以造船集團為基準,當前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中國船舶集團、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韓華海洋、揚子江船業集團、中遠海運重工集團、今治造船集團、招商工業集團、新時代造船集團、Fincantieri集團。

    上述數據顯示,印度現階段在全球造船市場并非處于有利地位,要想十年時間內實現質的飛躍,打造成全球五大造船中心之一,印度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對造船業提供政策、資金、技術、人力等支持。

    雖然前路漫漫,但印度也具備一些積極因素。

    當前,日本和韓國都面臨著嚴重的人口問題,限制了其可用的船廠勞動力,促使船東開始尋找替代船廠,這為印度造船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機遇。

    與此同時,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上個月發布的《2023年海運回顧》數據,船廠需要迅速擴張產能,以幫助航運業實現綠色轉型。該報告指出:“船廠產能目前正在被限制。油輪和干散貨船東正面臨新船交付周期過長以及造價高等問題。提高造船能力對于確保航運業滿足全球需求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此外,經過多年的船廠產能收縮后,全球船廠規模終于在創紀錄的訂單量中開始擴張。同時,越來越多的船東意識到,為滿足新的綠色環保法規要求,當今船隊的大部分船型急需更換。

    根據美國船級社(ABS)近期發布的《2023年展望》中所采用的海事戰略國際(MSI)的數據,去年船廠產能增長了1.8%,達到6710萬噸,MSI預測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上升到6900萬噸,到2030年將達到8100萬噸的峰值。雖然這明顯高于當前水平,但仍比2011年的峰值低26%。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