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油價的煎熬中,美國頁巖油氣生產公司正在大幅削減支出。全球第一大油服企業則決定放棄其北美地區的壓裂業務。
據路透社等外媒報道,全球第一大油服公司斯倫貝謝近日決定,其位于美國和加拿大的陸上水力壓裂業務,將出售給Liberty油田服務公司,以換取后者37%的公司股權。
2018年,斯倫貝謝出資4.3億美元,從競爭對手威德福處收購了上述水力壓裂業務。如今不到三年,斯倫貝謝將它們全盤售出。
今年以來,斯倫貝謝業績出現惡化,上半年共計虧損約108.1億元。
其中,一季度營收為74.55億美元,同比下降5%;虧損73.8億美元。二季度收入為53.56億美元,同比下滑35%;虧損34.3億美元。
在二季度的財報發布會上,斯倫貝謝還宣布了2.1萬人的裁員計劃,并為此支付超過10億美元的員工遣散費。裁員規模約占公司8.5萬人總員工數的四分之一。
據路透社報道,新冠疫情對全球燃料需求造成巨大打擊,使得頁巖油氣公司不得不削減鉆井開支并減少工人數量。
但Liberty油服公司正在這個嚴重萎縮的行業里,迅速擴張自己的影響力。
Liberty油服公司的總部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三年前,它仍在北美壓裂公司的前十名名單之外。收購斯倫貝謝的水力壓業務后,該公司將成為北美第二大水力壓裂服務供應商,僅次于哈里伯頓。
Liberty油服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hris Wright認為,收購斯倫貝謝的壓裂業務,有助于油田行業的復蘇。
據路透社報道,Chris Wright表示,目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太多,油服公司也很多,市場正在減少這些數字。
“我對未來幾年的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前景保持樂觀態度,明年的油價應該可以支持客戶維持原定的產量計劃。”Chris Wright說。
但幾大老牌油服巨頭顯然不這么認為。過去幾年里,貝克休斯和威德福兩大國際油服巨頭相繼退出了北美地區的壓裂業務。如今,斯倫貝謝也進行了跟進。
水力壓裂是一項應用廣泛的油氣井增產措施,主要將大量摻入化學物質、沙子的水加壓灌入頁巖層,碎裂巖層以獲得更多碳氫化合物。
過去十幾年里,水力壓裂技術推動了北美頁巖油行業的繁榮,致使美國原油產量站上了1300萬桶/日的高位。
但頁巖油井的產量下降很快,需要依靠多打井來維持產量,這也導致該行業嚴重依賴融資和貸款來維持生存。
由于近兩年油價在低位徘徊,較低的投資回報率讓投資者失去了信心。
今年年初,短暫的油價回升曾讓頁巖油行業出現復蘇跡象,但3月后油價出現歷史性暴跌,進一步加劇了頁巖油行業的危機。
1月初,因美伊關系緊張,布倫特原油價格一度漲破70美元/桶,WTI原油價格也超過65美元/桶。
自3月起,因新冠疫情、沙特和俄羅斯發動石油價格戰等因素,油價開始暴跌。5月起,隨著新減產協議的執行,油價回升至40美元/桶以上,但仍僅相當于1月高點的六成。
在低油價的打擊下,包括頁巖油氣生產商惠廷石油、切薩皮克能源、Extraction oil & gas以及海上鉆井公司戴蒙德海底鉆探、美國油氣勘探公司Yuma Energy在內的多家明星上市公司,相繼在今年宣布破產。
位于休斯頓的律師事務所Haynes&Boone長期跟蹤北美地區油氣公司的經營情況。
該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今年已有32家美國油氣生產商申請破產,債務總規模約500億美元;25家油服企業申請破產,債務總規模約293億美元。
咨詢公司Rystad Energy統計數據顯示,2008-2018年,頁巖油氣生產商獲得的投資超過4000億美元。但隨著油價下跌,投資者和頁巖油氣生產商都在放慢腳步。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咨詢公司Enverus的對沖基金顧問、總經理Andrew Gillick表示,市場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再為頁巖油行業的狂熱支出提供資金。
截至北京時間9月3日收盤,10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92%,報收41.51美元/桶;1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52%,報收44.43美元/桶。
來源: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