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國務院國資委向全社會發布《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2020年版)》。《目錄》包括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零部件、分析測試儀器、基礎軟件、關鍵材料、先進工藝、高端裝備以及其他等8個領域共178項技術產品。其中,船舶、航運領域共有9項成果入選。
該目錄顯示,入選的9項成果主要分布在核心電子元器件、關鍵零部件、基礎軟件、高端裝備四個領域。
船舶領域:
凌久國產圖形處理器GP101/GP102
【所屬領域】核心電子元器件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凌久國產圖形處理器GP101是國內首個PCI-E總線接口的通用高性能圖形處理器,GP102是其同源衍生產品。產品對標AMD M96,支持2D/3D硬件加速,雙屏4K顯示、視頻硬解碼、支持OpenGL2.0標準,支持龍芯、飛騰等國產計算機平臺和中標麒麟、道等國產操作系統,典型功耗3W。該芯片可補齊當前國產計算機中缺少國產GPU的短板,對解決我國裝備“缺芯少魂”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凌久GP101/GP102芯片采用先進的統一渲染架構、突破了高性能圖形處理器架構設計技術、流處理器設計技術、層次化存儲結構訪存技術、多節點高速總線互連技術等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其應用領域能覆蓋軍用計算機中桌面、嵌入式圖形應用,可替代當前武器裝備中廣泛使用的進口M72/M96芯片。
【產品圖片】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存在差距
價格對比情況:相當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英偉達(美國)/AMD(美國)GPU產品
【技術指標】
1.核心頻率—圖形核心的工作頻率,決定處理速度:600MHz
2.顯存接口—支持的顯示存儲器的接口形式、位寬和頻率,決定訪存速度:1GB DDR3 1333Mbps
3.分辨率—最高支持的顯示分辨率,表征顯示精細程度:4K(3840×2160)
4.顯示接口—支持的外接顯示接口,表征支持的外部顯示設備種類數量:VGA/DVI/HDMI
5.功耗—功率大小,表征所需的供電,散熱需求:典型3W,峰值不超過7W
6.API支持—支持的圖形軟件API標準,表征對圖形系統的兼容性:OpenGL2.0,OpenGL ES2.0,OpenVG1.1
7.工作溫度—表征產品對環境的適應性:GP101:-40~+125℃ GP102:0~85℃
8.自主可控等級: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組織認定,表征產品的自主可控程度:C級
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
【所屬領域】關鍵零部件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高壓共軌燃油噴射技術是正在引領柴油機技術革命的先進技術,是歐美對我國限制的“卡脖子”技術。高壓共軌燃油噴射技術實現了柴油機燃油噴射壓力、噴射時刻、噴油規律的全工況靈活控制,是柴油機動力性、經濟性、排放等綜合性能提升和向智能化發展的關鍵技術措施。711所自主研制的大功率船用柴油機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關鍵技術指標與歐美同類產品相當,可廣泛用于大功率中速、高速船用柴油機以及陸用電站、機車、大型運輸車輛、礦卡等大功率柴油機。
【產品圖片】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相當
價格對比情況:低于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德國羅潤(L’Orange)公司,高壓共軌系統
【技術指標】
1.工作壓力—表征燃油噴射霧化水平:160~180MPa
2.額定各缸噴油量一致性—表征匹配應用穩定性:±3%
船舶產品三維設計軟件(SPD 5.0)
【所屬領域】基礎軟件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SPD5.0系統是面向船舶企業和設計院所進行船舶產品設計的集成系統,其緊密貼合造船生產設計實際,實現了殼、舾、涂全專業的并行三維設計,滿足船體、機裝、電裝、居裝、舾裝、涂裝等專業三維全數字化設計需求,支撐船舶產品設計、制造、管理的業務環節,為船舶智能制造集成應用提供支撐平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且產品化的三維設計平臺,打破了國外船舶三維設計軟件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已經推廣至國內多家企業、研究院所和高校應用。
【產品圖片】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相當
價格對比情況:低于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法國達索CATIA技術產品
【技術指標】
1.船舶模型三維化率—實現了全部船舶生產模型的三維化:100%。
2.船舶建模完整性—船舶生產設計模型可以在該平臺進行設計的多少:98%以上。
23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
【所屬領域】高端裝備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本產品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一代超大型集裝箱船。本船共設有10個貨艙,貨艙內可堆放22列12層集裝箱,甲板上可堆放24列13層集裝箱,全船載箱量高達到24000 TEU。本船采用常規燃料推進,帶脫硫塔布置。該船型綠色環保性能突出,配備壓載水處理系統,滿足MLC2006、CSS Code等新規范規則,其EEDI能耗指標可滿足規范最高排放要求。該船型載重量240000噸,可載10噸均質重箱數20700TEU,性能優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產品圖片】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相當
價格對比情況:相當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韓國大宇、現代、三星
【技術指標】
1.設計航速—快速性:22.5節
2.總載箱量—所能裝載最大集裝箱數量:24000TEU
3.均箱裝載量—本船能裝載最大10噸均箱裝載量:20700TEU
海洋工程大型液壓打樁錘
【所屬領域】高端裝備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目前國內大部分船舶仍然采用柴油主機作為主動力,尤其是部分景區、湖區、內河區的游船。全電動船舶以其“零排放”、低振動噪音污染等先天優勢,受到船舶行業青睞,符合航運業積極推動新能源動力應用的大趨勢。從目前的發展態勢來看,全電動船的發展軌跡極有可能復制十二五期間電動汽車的演變過程,成為下一個資金和技術密集投入的風口。
七一二所具有長期積累的軍工技術優勢,結合在船舶電力推進專業多年工程領域經驗,抓住機遇,統籌資源,率先推出300客位全電動客船示范項目,是國內首條采用鋰電池動力、吊艙推進,適航于長江水域的全電動綠色客船。
通過示范項目的積累,七一二所在系統、設備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產品,已具備全電動船舶、動力系統和核心設備供貨能力以及產業化推進的基礎。
【產品圖片】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領先
價格對比情況:相當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西門子公司
【技術指標】
1.電壓等級—直流母線電壓:≤DC1000V
2.電池容量—船舶電池裝載量:≤6000kWh
3.推進功率(單軸)—船舶主動力:≤1500kW
航運業:
LNG低溫撬裝產品
【所屬領域】高端裝備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液化天然氣(LNG)因安全、清潔、高效、儲存效率高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天然氣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需從國外進口。進口LNG由運輸船運輸至沿海接收站通過接收站收,經由LNG槽車通過接收站往各客戶現場進行轉運,需通過LNG裝車撬進行對LNG槽車進行充裝
LNG裝車撬是我公司按照國際標準,用于LNG汽車裝車過程控制的專用設備。LNG裝車撬在工廠內按照裝車工藝要求將質量流量計、靜電接地報警控制器、壓力變送器、溫度變送器、裝車流量控制閥、緊急切斷閥、批量控制器有機的集成在一個撬裝上,并且完成儀表和電氣安裝、強度試驗、氣密試驗、低溫測試等。裝車撬到達用戶裝車現場后,連接地腳螺栓,連接工藝管線、通訊和供電線路即可投入使用。
主要功能為:批量控制功能、槽車預冷功能、流量控制功能、
氮氣吹掃功能、溫度和壓力報警功能、接地監測功能、控制和聯鎖功能、通訊功能等。
在2010年我公司成功研發出LNG裝車撬之前,所有國內LNG低溫撬裝全為進口,價格昂貴,維修時間長、費用高。研制成功后,國外報價降低了1/3,我們也贏得了國內國外市場,同時現在也實現了出口。
【產品圖片】
現場試驗
此圖為 中石油黃岡LNG接收站項目
此圖為江蘇如東LNG接收站現場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相當
價格對比情況:低于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法國FMC公司LNG裝車撬產品
【技術指標】
1.裝車速度-每小時的裝車量:60m3/h
2.每個旋轉接頭的泄漏量-每個旋轉接頭泄露量的多少:每1厘米密封直徑的泄漏量不大于10ml
SRI-VC2110DP動力定位控制系統
【所屬領域】高端裝備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動力定位控制系統一般是指不借助錨泊,通過環境力估算和推力分配控制實現船舶位置、艏向保持或運動控制的控制系統。動力定位控制系統在海洋工程、石油勘探、深海救援以及軍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產品圖片】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存在差距
價格對比情況:低于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 Kongberg K-PosDPM
【技術指標】
1.定位精度-位置及艏向控制精:位置:1米
2.使用環境-控制系統應用的環境條件:3級海況
智能船舶系統
【所屬領域】高端裝備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隨著現代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利用船端傳感器數據、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智能系統可以自動感知和獲得船舶導航、海洋環境、氣象信息、機艙設備等方面的信息和數據。智能系統通過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對信息進行分析、計算、比較、判斷和決策,在船舶航行、管理、維護保養、等方面實現智能化運行,以使船舶更加安全、更加環保、更加經濟和更加高效。大力發展智能船舶是促進我國船舶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航運、港口、物流等行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已成為航運與造船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制造強國、海洋強國、交通強國的戰略部署,加快船隊智能化建設,提高集團船隊核心競爭力,實現船隊高質量的發展,落實中遠海運集團智能航運戰略規劃,以高效推進航運高質量持續發展需求為牽引,中遠海運集團積極推進“兩智”工作,作為智慧航運的基礎,智能船舶的建設將打破傳統航運業的產業格局,實現船岸一體化智能管控,從而提高航運安全、降低船舶能耗、提升運營效率,降低船舶設備保養和維修成本。
【產品圖片】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領先
價格對比情況:高于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無
【技術指標】
1.航路航速設計及優化-對船舶航速航路調整和優化:縮短航行時間,降低能源消耗
2.健康管理-對船舶設備進行健康管理:確保設備的健康運作和船舶設備的安全
3.能效分析-提供實時能效指標的計算分析和水平評估:提高燃油效率
4.數據收集-收集大量的船舶設備或航行數據:供智能系統和岸端系統進行數據分析、指導和控制船舶安全航行。
LNG超低溫大口徑卸料臂
【所屬領域】關鍵零部件、分析測試儀器
【中央企業名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產品簡介】液化天然氣(LNG)因安全、清潔、高效、儲存效率高等特點受到廣泛關注,國內天然氣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需從國外進口。進口LNG由運輸船運輸至沿海接收站,通過接收站LNG卸料臂與運輸船歧管相連將LNG運送至接收站大型儲罐。由于運輸船舶向大型化發展,配套的LNG卸料臂也向大型化發展,主要產品口徑為16寸及20寸,LNG卸料臂是連接LNG船舶與陸上輸送管線的重要設施,設備長期依賴進口。
LNG卸料臂設計、制造和檢驗的主要難點在于材料深冷處理、旋轉接頭設計及低溫動態試驗、緊急脫離裝置設計及可靠性、快速連接接頭可靠性。公司研發部門經過多年持續攻關,初步解決了LNG卸料臂技術難題,開展了旋轉接頭、緊急脫離系統、低液壓快速接頭等關鍵部件的設計、制造以及低溫試驗,完成16寸大型LNG卸料臂樣機的研制及樣機低溫脫離性能測試,關鍵部件取得第三方BV認證。并在智能化方面進行了進一步提升,配置有位置監控系統,記錄操作數據、對卸料臂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跟蹤,超限報警,達到安全運行的目的。
在2017年我公司成功研發大口徑LNG卸料臂之前,所有國內16寸以上LNG卸料臂全為進口,價格昂貴,維修時間長、費用高。我們研制成功后,國外報價降低了1/3,我們也贏得了國內國外市場,并且為江蘇LNG接收站20寸液壓快速接頭采用新材料,實現國產化,解決原來國外設備的維修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產品圖片】
【與國外同類技術產品對比情況】
技術對比情況:相當
價格對比情況:低于
國外技術產品廠家及名稱:法國FMC公司卸料臂技術產品
【技術指標】
1.卸料臂密封性能-密封性能在1atm情況下泄漏量:標準<15ml/min/cm;公司產品測試<85ml/min/cm
2.卸載能力-能夠卸料的流量:3500m3/h
3.ERC緊急脫離時間-卸料臂緊急脫離能夠安全分離的時間:<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