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遠洋財務壓力巨大,融資手段近于枯竭

    前言:驚聞中遠集團另一家上市公司中遠航運(600428.SH)要非公開募集25億元資金,更加深了我對中遠財務狀況的判斷,反對國企增資中遠航運,反對中遠乃至中海重組,真想為國家好、為中遠好,那就一元錢賣掉中遠。

    2014年中國遠洋(601919.SS, 1919.HK)的年報出來,當然報表很靚麗。筆者基于其年報提供的數據作了分析,感覺中國遠洋財務上面臨相當大的壓力,融資手段近于枯竭,若沒有資金注入,債務違約是大概率事件。

    中國遠洋總資產1488.2億元,其中貨幣資金405.7億元,下降84.9億元,固定資產758.2億元,凈資產243.7億元。營業收入643.7億元,管理費用41.3億元,財務費用21.9億元比上年增加61.3%。

    流動負債353.9億元,流動資產508.4億元,減少139.8億元。對外擔保為296.2億元,其中為子公司提供擔保166.3億元,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對象提供的擔保為221.8億元。

    拆船發生凈損失5.9億元,政府補助17.4億元,政府補助主要是拆船補貼。集裝箱航運船舶成本84.4億元,干散貨航運船舶成本78.4億元,自營集裝箱船175艘,持有集裝箱船訂單10艘,自有干散貨船174艘,持有干散貨船訂單40艘,347萬載重噸。拆解了集裝箱船及干散貨船56艘,313萬載重噸。

    有現金及等價物397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出為135.7億元,去年同期為凈流入41.1億元。償還債務所支付現金為319.4億元,較去年增加143.8億元。其中,于4 月份歸還了2009 年發行第一期中期票據人民幣100 億元。

    2010年9月發行50億元10年期無擔保票據,票面利率4.35%,2011年11月發行40億元7年期無擔保票據,票面利率5.45%,2012年12月由中國銀行擔保發行10億美元10年期債券,2013年1月由中遠太平洋擔保發行3億美元債券。有擔保的美元債券利率成本在5%左右。

    1、折舊是筆糊涂帳

    2012年的年報指出集裝箱船按25年,遠洋運輸干散貨船按20年,沿海運輸干散貨船按30年折舊。且不說中遠很多集裝箱船不到20年就拆了,比如大清河輪,1996年下水,才19年不到就拆了。即便沿海運輸,30年船齡的船維護成本也是相當高昂,中國海事局及世界大多國家政府部門對老齡船的監管越來越嚴苛。遠洋運輸,很多散貨船16、7年也就拆掉了。

    即便如此,2015年的年報中,船舶折舊籠統按15-30年,有理由相信,折舊年限在不合理的基礎上又延長到了一個達不到的年限。國外大多船東的船舶折舊年限最多15年,有的加速折舊8年。只聽說幾家國企有按25年甚至30年折舊的,且不說營運到那個時間,貨物保險費率將上漲到客戶付不起的程度,船舶保險及船舶維護成本也將上漲到沒有商業意義的程度(2007瘋狂不會再現)。

    船舶折舊不足在年報中也有體現,船舶拆解損失5.9億元,所有拆解船都是2000年前下水的,那時的船價很低都會出現如此巨大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那2003年后船價飛漲后購入的船處置起來損失豈不驚人?

    政府拆船補貼其實用途不大,差不多等于中國拆船與南亞國家拆船之間的價格差。

    2、資產嚴重縮水

    2014年3月5年船齡的二手船價格如下:


    2015年3月5年船齡的二手船價格如下:


    以巴拿馬型散裝船為例,價格從2727萬美元下跌到1672萬美元,下跌38.6%。集裝箱船價的下跌與干散貨一樣慘烈。

    中遠758.2億元固定資產絕大多數是船舶,市場價值若按此幅度將跌去292.6億元,超過其243.7億元的凈資產,就成了資不抵債的公司了。

    有人說VLCC與AFRAMAX是油輪,二手船價還漲了呢!很不幸,中遠集團是有油輪船隊,但是沒有注入上市公司中國遠洋控股。對緩解中國遠洋控股的資產下跌無用。

    可以預見,以船舶做抵押的短期融資到期后,銀行勢必要求提供額外擔保或者抽貸。

    3、融資鏈已崩得非常緊張,融資手段已用到極限。

    有朋友先前在中遠做財務,后跳到一家證券公司,我說中遠發債要6%的利息,他錯聽為16%,“中遠16%的利息能發債?誰買?拿什么擔保?”

    對外擔保為296.2億元,已超過凈資產243.7億元,其中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對象提供的擔保為221.8億元,達凈資產的91%,子公司之間還有很多相互擔保。

    財務費用急劇增加,從13.6億元增加到21.9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達驚人的-135.7億元,而2013年是+41.1億元,可以設想,面對著99.1億元的應付帳款,不一定要等到2018年40億的無擔保票據到期,就可能會出現債務違約。

    4、融資過程中有可能“一雞多吃”,優先權及抵押權優先,一旦發生問題將使很多債權人血本無歸。

    若母公司再拿中遠控股的股票抵押融資,那就有點象復旦大學李若山教授說的“一雞多吃”,造船或者買船時船舶抵押融資一回,再為子公司擔保,融資一回,母公司若再以股票做抵押再融資一回,那就是三吃,依賴的還是那些凈資產。然而海運公司融資又與別的行業不一樣,中國《海商法》以及幾乎所有海運國家都規定有船舶優先權,加上船舶抵押權也是優先的,至少有七項債權優先于一般債權,中國法律下賠償順序為1、法院及拍賣費用,2、船員工資,3、人身傷害賠償,4、港口費,5、救助費,6、侵權責任,7、抵押權。連抵押權的受償都岌岌可危,其他未做船舶抵押權登記的債權能否賠到,大有疑問。所以一旦發生債務違約,受償微乎其微。

    5、管理費用與財務費用居高不下會拖死公司,管理團隊嚴重老化

    管理費用41.3億元,財務費用21.9億元,這二者相加達營業收入643.7億元的9.8%,很多民營企業只占2-3%。臺灣慧洋海運自營100艘船,員工僅140多人,辦公室三個樓層,臺灣四維航運五六十艘船,員工也僅六七十人。相比較中遠幾棟樓的員工,成本不可同日而語。

    體制原因,升遷到廳級干部大多年事已高,最年輕的董事也已52歲,一個有朝氣的企業,為什么不能三十來歲的年輕人挑大梁呢?憲法規定國家主席不小于45歲啊。

    6、手握大量干散船定單,前景難料

    干散船定單達56艘,可預見的未來幾年,
    BDI指數會在低位徘徊,任何貿易量的增長都敵不過運力的增長,干散貨又不象集裝箱船,船東高度壟斷,有很強的定價權。所謂的綠色低能耗船,上海航運經紀人俱樂部秘書長劉巽良認為或許就是個誤區。

    前些天爆出中遠要投巨資造一系列萬箱船,加劇了賭一把的擔憂,從2007年新加坡中航油中航油事件中,可以看出若民企,經營困難時很可能會選擇止損或者縮小規模甚至退出行業,但是國企很可能正相反,以致無以挽回。

    國家正面臨著還污染債與養老債,可以預想,不可能由財政增拔資本金,類似的央企還有很多,救不勝救。還是要回到市場規律與法律的途徑上去的。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