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50年減少50%溫室氣體排放,是國際海事組織(IMO)為航運業制定的宏偉減排目標。為了落實這一脫碳目標,航運業不斷嘗試新技術與新應用,以求在滿足航運需求的同時,減少未來全球碳...
對能源安全的高度關注和價格上漲加大了歐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脫碳速度差異 能源轉型是長期趨勢,可再生能源的快速發展和不斷增長的電氣化帶來的效益超過了短期內的沖擊 不斷增長的綠色發電仍是...
10月7日,日本三菱造船下屬的下關船廠為一艘液化二氧化碳(LCO2)運輸示范試驗船舉行了龍骨鋪設儀式。 該船船長72米,寬12.5米,儲罐容量1450立方米。 該船船東為日本航運公...
澳大利亞碳捕集與封存(CCS)開發運營商deepC Store(dCS)、法國德西尼布能源(Technip Energies)和日本商船三井(MOL)已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準備聯...
吉寶岸外與海事(Keppel O&M)宣布,子公司吉寶船廠(Keppel Shipyard)獲得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的P-83型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
今年8月末,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動力研發的6M320DM甲醇機首次點火成功;同一時間,韓國三大造船廠之一的韓國現代重工子公司韓國產船與海洋工程(KSOE)公開表示,甲醇正在成為船運...
近日,ABS在德國漢堡國際海事展(SMM)期間發布了《船上碳捕捉技術洞察》,其中探討了各種新興的船上碳捕捉技術、碳處理和儲存以及一些行業下游的考量,同時也涵蓋了與之相關的法規問題。...
近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Gastech 2022上勞氏船級社為韓國現代重工(HHI)開發的世界上第一條40,000方二氧化碳運輸船授予了設計認可。 該項目船長239米,寬30米,是...
韓國三星重工與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共同開發船用碳捕集系統。 巴斯夫“OASE blue”碳捕集系統 據了解,巴斯夫的“OASE blue”碳捕集技術采用“高度穩...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已受到高度重視。隨著越來越多CCUS項目的開發,二氧化碳的海上運輸也正在受到關注。目前,多家船企正在開發大型液化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