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ABG船廠破產3年,涉嫌欺詐28家銀行!

    印度中央調查局起訴印度ABG船廠的前董事長兼總經理以及其他董事會成員,指他們涉嫌欺詐28家銀行,涉及金額高達30.3億美元。 一旦欺詐行為獲得證實,這將成為印度史上最大宗的銀行詐騙案。ABG船廠已于2019年宣布破產,啟動清算程序。 當局兩年前從銀行的審計報告中發現,ABG船廠在2012年4月和2017年7月期間通過位于新加坡的子公司及其他手段轉移貸款資金。這筆貸款于2016年7月被判定為不良資產,而該公司也將面臨NCLT(國家公司法律審裁處)的訴訟。 2月7日,印度中央調查局已經對ABG船廠和其前任董事長兼總經理Rishi Kamlesh Agarwal,以及當時的執行董事Santhanam Muthaswamy和董事成員Ashwini Kumar、Sushil Kumar Agarwal和Ravi Vimal Nevetia進行了立案調查。并于周六(2月12日)對被告人的13個住所進行了搜查,包括與ABG船廠相關的場所以及其位于蘇拉特、巴魯克、孟買和浦那等地董事的住所。 另一家公司,ABG International Pvt Ltd也因涉嫌參與犯罪共謀、欺詐、違反《IPC和反腐敗法案》違反誠信原則和濫用職權而被立案調查。 印度中央調查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據指控,被告欺騙了由28家銀行組成的財團,其中包括前帕提亞拉國家銀行在新德里的商業金融分行、前特拉凡科位于新德里的商業金融分行、印度國家銀行位于孟買的海外分行等。這家由28家銀行組成的財務由印度工業信貸投資銀行(ICICI)牽頭。” 印度中央調查局表示:“據稱,被告涉嫌串通,將資金轉為他用,并沒有將資金用于銀行放貸時指定的用途。ABG船廠涉嫌將巨額資金通過ABG International Pvt Ltd轉移至相關方,并隨后進行了賬務處理。” “據稱,下發給ABG International Pvt Ltd的銀行貸款遭到轉移后,以關聯方的名義購買了大量資產。” 印度中央調查局表示,ABG船廠的母公司ABG集團是印度造船業的主要成員。ABG船廠位于古吉拉特邦的達赫和蘇拉特,主要從事造船及修船業務。該公司位于蘇拉特的船廠可以建造最大1.8萬載重噸的船舶;而達赫的船廠可以建造最大12萬載重噸的船舶。 過去16年中,ABG船廠已經建造了超過165艘船舶,其中46艘用于出口。這些船舶包括為印度及國外一些公司打造的專用船舶,如新聞紙運輸船、散裝水泥自卸船、浮式起重船、攔截船、動態定位潛水支持船、推進式拖輪以及小型船舶。 根據指控,由于大宗商品需求和價格下降及貨運需求量下降,該公司受到了全球航運業危機的影響。印度中央調查局表示,該公司財務的審計事務所發現了欺詐行為。 調查報告中表示:“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提交了一份日期為2019年1月18日的經過鑒定的審計報告,審計期限為2012年4月至2017年7月。該報告稱,被告勾結從事非法活動,包括轉移資金、挪用貸款、違反誠信原則將貸款用于放款銀行批準目的以外的用途。” 這份審計報告列舉了多家涉嫌參與循環交易的子公司。 在審計報告中的一個例證中指出:“根據銀行賬簿和明細賬單,ABG船廠將1.5億和1.6億盧比的資金轉入ABG能源公司。此外,同日,該公司以住宿押金退還的形式收到了總額3.1億盧比的資金(分兩筆匯入,分別是1.5億盧比和1.6億盧比)。上述情況表明,ABG船廠之前支付的3.1億印度盧比住宿押金可能不會實際退還,而只是循環交易。”

    文沖修造春節期間修理改裝船舶18艘

    新年伊始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廣船國際所屬文沖修造就開啟奮斗模式鉚足“虎勁”向前沖以“開局就是決戰 起步就是沖刺”的奮斗姿態迎戰“開門紅”。 年初八喜迎“開門紅”,“海洋石油287”輪完工出廠 春節期間,文沖修造在廠修理改裝船舶保持在18艘左右,其中包括“海洋石油229”“勘探二號”等大型改裝工程項目,“古吉拉特”“良禾老人星”等壓載水改裝及大量結構換新工程項目。在以“崗”為家的文沖修造人共同努力下,所有在修船舶重點工程按計劃有序推進,1#、2#塢各完成一個塢次進出塢,春節期間總體安全生產情況平穩可控。 壬寅虎年新春第一吊 “海洋石油229”輪右邊搖臂(共711噸)于大年初六起吊,這是壬寅虎年文沖修造第一吊。 高質量完成塢內工程 春節期間,文沖修造塢修工程部高質量完成各項塢內工程,100%完成塢內節點確保兩塢按計劃放水。其中完成1#塢內“海洋石油287”“華天龍”兩船共計9臺推進器的拆檢換新油封工程、110個海底閥拆檢;完成兩塢船殼共計41500㎡超水除銹工程;完成“皮埃爾”輪25個壓載艙共計9900㎡超水除銹工程;完成17艘次船舶水上移泊作業。 此外,搶在除夕前,文沖修造塢修工程部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海洋石油287”輪臨時補加主推器的4件100公斤/件的鋅塊換新。 精雕細琢擦亮機電品牌 嚴把質量關 贏得客戶信任

    招商工業孖洲島基地迎來虎年開門紅

    2022年1月12日,臺塑B107(FMPC B107)輪進入孖洲島基地開展維修作業,該輪主要工程為貨艙超高壓水除銹涂裝艙蓋液壓系統調試甲板舾裝保養。 1月29日,該輪順利出塢。 在確保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臺塑B107輪通過驗收,圓滿完成所有維修工程,于2月7日大年初七晚順利出廠,迎來虎年孖洲島基地修船開門紅!

    日本擬2025年啟用無人集裝箱船

    日本財團跟日本橫須賀市政府等單位,實驗小型觀光渡輪自動駕駛前往離島,希望能在2025年讓自駕船正式航行。 新冠疫情使得宅經濟崛起,全球海運需求大增,但人力持續不足;日本加緊研發海上全自動駕駛的“無人駕駛船”,今年將在東京灣和伊勢灣之間試航無人集裝箱船,計劃2025年啟用。 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研發的無人駕駛船使用衛星定位系統(GPS)和最新雷達裝備,并在千葉縣的“陸上支援中心”設有遠距駕駛艙,坐上駕駛座后,眼前將出現12個大小屏幕。 實驗的無人船是全長約100米的集裝箱船,船上的攝影機和雷達捕捉到的周遭影像,將即時顯示在支援中心的屏幕上,對無人船進行遠距監控,若發生狀況或意外,可在支援中心進行手動遙控。 日本財團與約30家企業合作研發全自動駕駛的“無人駕駛船”,提出“全自動駕駛的未來設計”計劃(DFFAS, Designing the Future of Full Autonomous Ship)。 這項計劃將資深船長腦中的多年經驗和技術轉化成數據,無人船設定目的地后,將參考GPS、海圖、洋流、過去的航行路線等,自動決定最適合的航路,經驗豐富的船長需要數小時才能制定的航路,無人船僅需五分鐘就能完成。 無人船可掌握周圍船只的位置、速度和行進方向,自動避免船只碰撞,還可測量船與碼頭的距離、調整船速,安全駛離或停靠港口等。 無人船將由修船廠SANWA DOCK公司舊集裝箱船“朱雀”號(SUZAKU)改裝而成,計劃今年2月完工,并在東京灣和伊勢灣之間試航。考量在有多艘船只運行的海域航行有危險性,且可能遭遇暴風雨、船只故障等意外,支援中心將進行24小時監控。為確認安全,現階段將有約30名相關人士乘船。 另外,日本財團(The Nippon Foundation)從2020年2月開始自動駕駛船只的研發計劃,日前公開小型觀光渡輪自動駕駛前往離島的實驗,確認了透過設置在船身的數個感應器感知前方船只,自動變更路線回避的程序,希望能在2025年讓自駕船正式航行。
    240億市值航運巨頭,百艘油輪預虧50億!股民怒問:油船漏油了?

    240億市值航運巨頭,百艘油輪預虧50億!股民怒問:油船漏油了?

    臨近年報披露季,航運股上演“計提”大戲。 1月21日晚間,中遠海能(600026.SH/01138.HK)發布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1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人民幣-49.20億至-51.20億元。 中遠海能稱,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在于2021年疫情反復導致石油消費需求受到抑制,運力供需結構矛盾導致國際油輪運價持續在低位徘徊。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報告期內中遠海能對94艘船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合計約人民幣49.6億元。 隨后,上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補充披露資產減值測算的具體過程、主要參數選取及依據,與就關鍵參數可獲得的外部數據進行比較,論證說明評估是否存在重大偏離以及報告期計提大額減值的原因和合理性,計提金額是否準確、恰當。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中遠海能共有8.73萬戶股東。在投資者交流平臺上,有網友發帖稱:“問董秘,一條船計提5000萬,巨虧50億,貴公司是打算在扇貝逃跑故事上改編油船漏油的故事么?” 這也是油運巨頭中遠海能在上市后錄得的歷史年度最大虧損。1月24日,中遠海運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相關問題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 同日,中遠海能A股跌停,報收5.1元/股;港股開盤后一度跌逾6.45%,隨后企穩回升,報收3.05港元/股。 主因系油輪運輸市場遇冷 1月21日,中遠海能發布公告稱,將對公司現有141艘船舶中的94艘船舶進行資產計提減值,合計約49.6億元。平均每艘船舶計提5276.6萬元。 對此,公司稱,本年度船舶資產大幅減值的最重要因素在于航運權威機構德魯里大幅調低了未來國際油輪運輸市場即期市場日收益水平預測。該指標是船舶資產減值測試的重要參數之一。 同時,國際海事組織(IMO)在2021年發布了航運業“碳減排公約”,對航運企業的碳排放量做出限制性要求。因此,在進行減值測試時,考慮了“碳減排”新政給船舶技改投入、運營效率等方面帶來的影響。 除此之外,根據國務院印發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要求航運企業要“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改造,發展電動、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上市公司根據相關要求加快了對現有船隊的更新節奏,對資產估值造成影響。 中遠海能指出,截至2021年年底,141艘船舶評估前的賬面價值達381.65億元,評估后可回收價值為332.36億元。 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表示,上市公司應補充披露公司發現并完成資產減值測試的時間節點,說明資產減值測試的具體情況,比照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減值計提情況,用以說明公司前期是否存在資產減值不充分、不及時的情況。 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中遠海能營收163.85億元,同比增長18.05%,歸母凈利潤達23.73億元,同比暴漲449.69%。2020年,公司對船舶計提資產減值共計8.41億元。 由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的反復,世界各國紛紛調低當前及未來幾年經濟復蘇的預期,加之全球能源轉型及各國加強對碳排放的監管和約束,也導致以石油為代表的基礎能源需求進一步降低。 在公告中,中遠海能還披露了相關運營數據。公司稱,油輪市場自2021年以來持續低迷、復蘇乏力。2021年,公司超大型油輪(VLCC)的中東-中國航線市場平均日收益為-518美元/天,同比驟降4.87萬美元/天、降幅達101%,2021年全年有56%的時間日租金水平都在負值區間。 運價“跌跌不休”僅剩集運“獨自狂歡” 在疫情反復、航運市場受阻的2021年,油品運輸業、散貨運輸及LNG(液化天然氣)運輸行業均遭遇著前所未有的虧損。 中遠海能三季報披露,前三季度,公司營收31.73億元,同比減少9.97%,歸母凈利潤為-9984.45萬元,同比減少123.95%。對此,公司解釋,主要由于國際油輪運力過剩導致運價大幅下跌。 中遠海能主要有內貿油運、外貿油運和外貿LNG運輸三大業務組成。2021年半年報顯示,外貿原油、成品油和油品船舶租賃等產品的毛利率均為負。公司在半年報中表示,將繼續加大內貿油運和外貿LNG運輸的開發力度,同時及時調整修船計劃32艘次,有效降低船舶營運天數,為市場回暖提前布局。 另一家油品運輸龍頭招商南油(601975.SH)則在三季報中披露,前三季度營收9.27億元,同比減少5.88%,歸母凈利潤5400.65萬元,同比減少74.79%。對此,公司解釋稱,主要是報告期內國際油輪運輸市場運價持續下跌使運輸收入同比減少以及燃油成本上漲和船員薪酬上漲使營業成本增加所致。 中遠海能官網資料顯示,中遠海運是央企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遠集團”)旗下從事油品、液化天然氣等能源運輸及化學品運輸的專業化公司,由原中國遠洋、中國海運兩大集團能源運輸板塊重組而成,致力成為全程能源運輸方案解決者。 中遠集團旗下還包括“海運茅”中遠海控(601919.SH)、中遠海發(601866.SH/02866.HK)、中遠海特(600428.SH)等共7家上市公司。 2021年前三季度,主營集裝箱航運業務的中遠海控營收達2314.78億元,同比增長96.65%,歸母凈利潤675.9億元,同比暴漲1650.97%;以集裝箱制造為主營業務的中遠海發前三季度營收249.8億元,同比增長96.58%,歸母凈利潤39.88億元,同比暴漲138.53%。對此,公司表示,受益于集裝箱運輸行業供不應求的局面,航運租賃業務和集裝箱制造業務有大幅提升。 除了“獨自狂歡”的集裝箱業務外,2022年開年,干散貨、原油和成品油輪、LNG板塊一直“跌跌不休”,現貨運價已降至五年平均值以下。 克拉克森數據顯示,10年船齡蘇伊士型油輪運價為4400美元/天,月環比下跌68%,而盈虧平衡點為1.9萬美元/天。有分析師指出,市場去庫存已進入尾聲,全球原油需求預計將出現較快上漲,全球航空航行等需求回升,原油需求年增速達到5%。 美國EIA(Energy Information Agency)預測,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日新增330萬桶,突破1億桶/天;中國原油需求恢復,亞太地區好于全球平均。從原油供給來看,總體寬松、油價回落,預計OPEC+增產,美國出口量有望繼續增加。 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鄧宇晨

    58歲船員離世捐獻角膜 5歲黃岡留守兒童重獲光明

    “我只想盡自己的能力做件有意義的事,”離世前癱瘓在床的趙典奎說道,“可以幫助失明的人重見光明對現在的我來說是唯一有能力可以做到的事情。” 高位截癱十余年 他唯想留下光明 1963年出生的趙典奎是湖北江夏人,從80年代初,趙典奎一直在武漢市水運公司工作,每年幾乎有11個月的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2004年,因為單位不景氣,下崗的趙典奎開始給私人老板開船。 2011年,為了維修船舶,趙典奎不慎從3層高的地方摔下導致頸椎第三四節粉碎性骨折,這個噩耗對于趙典奎一家猶如一道晴天霹靂。經過兩個多月的治療,趙典奎的病情并沒有得到改善,為了節省治療費用趙典奎決定回到家中休養。因為頸椎第三四節粉碎性骨折,除了腿部不時會抽搐,趙典奎胸部以下沒有任何知覺,平時吃喝拉撒都是靠自己妻子照顧。 平時喜歡看新聞的趙典奎之前看到角膜捐獻的報道時,就萌生了捐獻的想法,癱瘓在床后他更加肯定了這個想法。當他向家人提出想要捐角膜的想法時,家人一致表示贊同。“能幫助失明的人重獲光明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我目前唯一能做到的事情,”趙典奎對家人說道。 經過多方問詢趙典奎的妻子聯系了上武漢市紅十字愛爾眼庫。2016年6月2日,喪失書寫能力的趙典奎由妻子代為簽署了角膜捐獻志愿書。 一個善舉助留守兒童重見光明 2022年1月5日,因急性呼吸衰竭趙典奎病逝,家人遵其遺愿幫他實現眼角膜捐獻,經武漢市紅十字愛爾眼庫評估,其兩片角膜均符合臨床移植條件,至少可以幫助兩位角膜盲癥患者重見光明。 今年5歲的凱凱(化名)家住黃岡,因父母外出打工,凱凱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三年前琪琪出現左眼眼紅、疼痛、畏光的情況。在當地醫院就診后,給予了局部用藥的治療。就這樣琪琪眼紅的癥狀反復發作。 8日,凱凱爺爺帶著他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就診,經眼表及角膜專科副主任醫師吳尚操檢查,凱凱為左眼角膜白斑,需要進行角膜移植。 幸運的是,入院當天,凱凱就等到了一片角膜源,而這片角膜就來自趙典奎。10日,凱凱順利地進行了角膜移植手術,目前正在恢復中。 據了解,趙典奎的另外一片角膜還將幫助一位角膜盲患者重見光明。 “以往由于角膜供需不平衡,大多數人得不到治療,最終耽誤了治療時機,”武漢市紅十字愛爾眼庫行政主任明維說道,“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接受、倡議和推廣角膜捐獻這一公益事業,角膜盲癥患者等待時間逐漸縮短。”據了解,武漢市紅十字愛爾眼庫從2008年成立至今,已成功實現角膜捐獻600余例,幫助1000余位角膜盲癥患者重見光明。 來源:武漢交通廣播
    不盈利,這家修船廠關了

    不盈利,這家修船廠關了

    尼日利亞港口管理局(NPA)已經關閉了Continental Shipyard Limited(CSL),該公司主要負責修船。 據悉,除了四名財務人員,其他人員已經被解雇。 目前,該船廠大樓空空如也,前總經理Moshe已經到另一家公司擔任技術經理。 據稱,關閉船廠是由于無法盈利,公司的設備已經被出售。

    交付最后一艘新造船,佐世保重工退出造船市場

    1月12日,佐世保重工(SSK)建造的82000載重噸散貨船“TOLMI”命名,這是該船廠交付的最后一艘新造船。 “TOLMI”是為一家希臘航運公司建造的,船長225米,寬32米,主要用于裝載谷物,新船已于13日交付給船東并啟航前往韓國。 隨著中國和韓國的崛起,日本造船業陷入困境,2014年,佐世保重工被名村造船廠收購,但經營狀況并未改善。 2021年2月,佐世保重工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新造船訂單急劇下降,暫停新造船業務。 退出新造船業務的佐世保重工將利用現有設施,以修船業務為中心開展業務,目標是“成為日本最好的修船廠”。船廠將對碼頭進行翻新,以用來維修艦艇,整修工程將于9月底完成。 完成整修后,佐世保重工不僅可以維修日本和美國的艦艇,還可以維修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以及客船等商船。 1946年,佐世保重工成立,從1953年起至今,佐世保重工共建造了510艘船。

    馬尾造船修船事業部順利完成“嘉庚”號科考船檢修任務

    1月9日,馬尾造船修船事業部承修的“嘉庚”號科考船圓滿完成所有檢修項目,順利啟航,將奔赴廈門開始新一輪科考任務。 該船以我國著名愛國華僑領袖、企業家、教育家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為鋼鋁結合輕型科考船,配置AFE有源前端驅動的綜合電力推進系統,設雙軸雙定距槳、雙襟翼舵、1臺脂側推、2臺側推,能在所有無冰洋區開展海洋學研究、教學實習和相關工程作業。 本次施工時間緊,任務重,修船事業部放棄元旦休息,堅守崗位、搶拼節點,步伐不停、節奏不減,用無私奉獻和擔當作為繪就節日里的一道道動人風景,全力以赴為“嘉庚”號早日開航攻堅克難。 舵葉吊運 外板涂裝 在修船事業部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嘉庚”號科考船于1月7日完成所有檢修任務,并于1月9日順利啟航。
    肯尼亞新船廠落成 矢志開發“藍色經濟”

    肯尼亞新船廠落成 矢志開發“藍色經濟”

    據《非洲商業日報》網站近日報道,在位于肯尼亞蒙巴薩的穆丹戈維海軍基地建成一座現代化造船廠后,這個東非國家開始將目光投向利潤豐厚的造修船行業。 這座新船廠隸屬于肯尼亞造船廠有限公司(KSL),有2座跨度和高度分別達到150米和30米、120米和20米的造船龍門起重機,船臺可容納排水量超過4000噸和長度150米的船只,具備建造、維修、改裝中小型軍艦及民用船舶的能力,該船廠也因此成為整個東非、中非地區最大的船臺之一。 報道表示,新船廠項目的順利實施,讓肯尼亞在該地區造船及海事工程方面擁有了較強競爭優勢,而肯尼亞基蘇木海洋學院的落成則有助于該國加強人力資源培訓,促進相關行業可持續發展,同時表明這個東非國家正積極尋求區域海上樞紐地位并挖掘“藍色經濟”的潛力。 2019年4月,肯尼亞政府與荷蘭達門集團簽約,委托后者作為項目主承包商,負責興建新船廠。達門集團旗下擁有50多家造船廠、修理廠和相關企業,自1969年以來已設計、建造了超過5000艘各型船舶,每年交付量達150艘,具備雄厚的船舶工程技術實力。 肯尼亞國防部發表聲明指出,新船廠投入運營后,擁有17艘艦船的該國海軍每年可節省近7億美元的維修、保養費用。而此前幾十年里,肯海軍艦船只能前往西班牙或荷蘭進行上述作業。肯尼亞政府預計新船廠能創造超過1萬個新工作機會,KSL也將首次雇傭本土培養、認證的船舶電焊工,過去這些重要崗位長期被外國技術人員壟斷。 2020年,全球船舶建造市場規模達1260億美元,主要由韓國(40%)、中國(25%)和日本(15%)主導,肯尼亞也希望通過建造新船廠,爭奪這塊利潤豐厚的“蛋糕”,并減少對外依賴。肯尼亞已深刻意識到,改善航運及海事基礎設施、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將是其實現宏偉經濟藍圖的關鍵一環。 報道還稱,縱觀非洲的航運和海洋產業,整體發展仍不發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的數據顯示,非洲大陸目前在世界海運出口中所占份額僅為7%,未來增長空間巨大。而肯尼亞如果抓住這一良機投資造船,就有可能使該國從一個普通的沿海國家轉變為重要的全球海運樞紐。 除了KSL新船廠,同樣位于蒙巴薩的另一家肯尼亞造船企業南方工程有限公司(SECO),也正快速成長為該地區一流的船舶制造企業。 2020年3月,SECO運用先進技術,為坦桑尼亞港務局組裝完成2艘可裝載2000噸貨物或72個標準集裝箱的駁船,后續雙方又簽署了新建3艘引航船的合同。 而在更早之前的2012年,SECO還與烏干達政府簽訂了建造4艘內湖渡輪的合同,其中3艘已交付。這些滾裝渡輪采用模塊化建造,可安全地運送乘客和車輛穿越烏干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之間的非洲第7大湖)艾伯特湖。 據悉,SECO成立于1957年,專業從事造船、維修和海洋工程服務。目前,該公司的業務范疇逐漸向管道安裝、海上土木工程(比如風力發電項目)等新領域拓展。 來源:參考消息網
    正在加載中...

    已加載全部內容

    已經沒有更多文章了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