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恰巴哈爾港成投資“新寵”

    近日,有相關媒體報道,印度計劃投資200億美元推動伊朗的恰巴哈爾港口建設。同時,還有消息爆料,日本政府也將對恰港投入重金并且打算與印度聯手共同開發恰港。一時間,恰巴哈爾港引發廣泛關注。

    人們不禁要問,伊朗的恰巴哈兒港口究竟有何魅力能如此深得印、日兩國厚愛,印度和日本這兩個原本交集甚少的國家又如何走上了聯手共建之路?

    自美歐洲對伊朗解禁以來,國際社會掀起了一陣“伊朗熱”,這一全新的市場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審視伊朗經濟,當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都面臨著需求不足的困擾時,飽受制裁之苦的伊朗卻恰恰相反,幾乎所有的行業部門都存在產出缺口,消費和投資需求得不到滿足;多元的工業基礎亟需更新換代;豐富的自然資源因為投資缺口沒有得到足夠的開發利用。更重要的是,盡管身處中東,近年來伊朗實際上從未真正置身于戰爭、恐怖襲擊和內部沖突帶來的不穩定環境中。今天,伊朗的總人口規模接近8000萬,且64%的伊朗人年齡都在35歲以下。先不論投資相關的政策和限制,飽受制裁的龐大市場一旦開放,巨大的供給缺口將為全世界的投資者帶來“無法抗拒”的投資機會。如今,伴隨著對伊朗制裁的結束,各國都將目光轉向了這里,試圖在這個擁有8000萬人口、曾長期與世界經濟隔絕的國家尋得新商機。短短幾個月里,就有數位國家或團體代表訪問伊朗。

    歐洲各國是名副其實的行動派。

    最先行動的是德國。在伊朗的解禁協議達成未滿一周時,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加布里爾就率領60人的商務代表團到訪伊朗,成為首個到訪的西方國家大型商務代表團。德國工商聯合會表示,計劃在未來4年將德國對伊朗出口額翻兩番,達到100億歐元。法國外長法比尤斯緊隨德國之后訪問伊朗,這也是12年來法國外長首次訪伊。法比尤斯表示,法國過去在伊朗市場占有重要位置,法國企業不會因為法國在伊核問題談判中的強硬立場受到懲罰。英國方面,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曾表示,隨著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逐步展開實施,英國公司將在伊朗尋求商業合作機會。他表示,“我們的歐洲伙伴們都已經動起來了,英國也已經做好準備”。此外,瑞典也在去年秋季向伊朗派出商務代表團。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于日前訪問伊朗,其意圖在于使意大利成為伊朗在歐洲的“頭號合作伙伴”。今年來,歐盟及其成員國與伊朗更是頻繁接觸,據英國BBC報道,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費代麗卡·莫蓋里尼于近日訪問伊朗時表示,歐盟與伊朗之間的外交關系已經“翻開新一頁”。雙方宣布將在德黑蘭開設歐盟辦公室,以加強雙邊在經濟、環境、地區事務等方面的合作,為雙邊的貿易和投資創造新契機。

    對伊朗的淘金,亞洲國家也不甘落后。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韓國總統樸槿惠于今年5月對伊朗進行訪問。這是韓伊兩國1962年建交以來韓國總統首次訪問伊朗,也是韓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使節團訪問伊朗。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外長斯瓦拉杰對伊朗進行的首次訪問中,兩國就達成共同推動恰巴哈爾港建設進入快車道的協議。印度計劃為此投資200億美元。日前,印度和伊朗簽署一份雙邊協定,印方先對恰巴哈爾港投資5億美元,發展其港口及基礎設施建設。日本媒體稱,日本政府希望與德黑蘭建設更加強大的關系,在今年年底擬定恰巴哈爾港建設計劃,日本希望把該地區建設成為中亞國家貿易中心以及物流中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在今年晚些時候訪問伊朗時能就參與該港建設達成協議。

    由此可見,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投身伊朗這個解禁后潛力無窮的中東國家。而對于伊朗政府來說也十分珍視這次機會,他們十分樂于看到各國都積極參與伊朗的投資建設,不論是在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油氣、石化、礦產等領域,最好能在投資和工程承包項目上形成相互競爭的態勢,這樣,伊朗就能以最低的代價獲得最大限度的經濟收益。

    在伊朗的淘金熱中,恰巴哈爾港的投資熱度最引人注目。印度宣稱要在該港口項目上投資200億美元,而日本也宣稱要投資該港,并有意向與印度聯手,種種舉措更是增加了恰巴哈爾港的神秘感。

    伊朗恰巴哈爾港如此受人追捧究竟原因何在?據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港口研究室研究員謝文卿介紹,僅從商業角度而言,港口投資潛力主要在于地區貿易潛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6年4月最新數據顯示,伊朗受到經貿制裁后,自2012年起GDP呈明顯回落態勢,已從2012年的5832億美元跌至2015年的3876億美元,至2017年都將保持4000億左右的規模。而貿易方面,2014年前進出口貨物貿易都表現低迷,負增長情況嚴重,僅2014年保持了進出口各增14%和15%的態勢,但進口快速增長未能延續到2015年,預計2017年后貿易基本處于低于3%的低速增長階段。加之,陸向鐵路雖聯通阿富汗等地區,但中亞地區受地緣沖突等影響,經貿實力一般,而在恰巴哈爾港周邊林立著卡拉奇、瓜達爾等一批商業港口,競爭充分,因此,從近期來看,恰巴哈爾港口商業投資潛力一般。

    在貿易通道上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然而,恰巴哈爾港在貿易通道上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據謝文卿介紹,恰巴哈爾港位于巴基斯坦與伊朗交界,世界最重要的原油運輸通道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東側,港口岸線全長近300公里,其中貝赫什提和卡蘭塔里兩處港區陸域總面積達到285公頃,擁有裝卸能力210萬噸,主要貨種有大豆、小麥、集裝箱和礦物類散貨。恰巴哈爾港與中巴經濟走廊盡頭的瓜達爾港只有100公里。據了解,恰巴哈爾與連接印度洋的阿曼灣相鄰,自1992年開始就屬于伊朗第一批自由貿易地區,是從印度洋到阿富汗和中亞的貿易要沖,也是伊朗在印度洋的唯一大型港口。當前,伊朗85%的海運貿易通過阿巴斯港進出,但阿巴斯港僅能處理10萬噸級船舶,大型船不得不停靠阿聯酋的杰貝阿里港,而恰巴哈爾港作為一個深水港則可以很好地承擔起伊朗進出大型船舶門戶的作用。

    既是“出海口”也是“接入點”。

    對于周邊國家而言,恰巴哈爾港既是“出海口”也是“接入點”。西亞內陸國家阿富汗除了巴基斯坦港口外,僅能通過伊朗出海。相對于阿曼灣內側的阿巴斯港和棄用的卡拉奇港而言,恰巴哈爾港更具區位優勢;另一方面,對陸運通道不暢的印度而言,恰巴哈爾港很好地成為了其連接伊朗,深入西亞內陸的跳板。

    具體來看,為打造阿富汗等內陸國家的“出海口”,伊朗在港區附近單獨劃出一片50公頃的土地,供阿富汗商人自主建設倉庫和轉口貿易設施,僅按每年每平米40阿尼(約5.2元人民幣)的費率收取土地租金,同時還提供免稅待遇,并允許合資成立物流運輸企業,分享收益。對印度“接入”西亞腹地而言,通過該港不僅可以使印度與西亞內陸、中亞、海灣地區的貿易繞開巴基斯坦,還可有效降低南北經濟走廊的運輸時間與成本,據恰巴哈爾港務局測算,印度通過該港貿易有望節省綜合運輸時間與經濟成本30%以上,港口運營后將為印度提供一條便捷的南北貿易新走廊。由此可見,恰港通道的戰略意義遠遠高于其商業意義。

    來源:中國船檢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