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澳大利亞《時代報》報道,曾于去年代表北領地政府以5億賣出達爾文港(Port of Darwin)的銀行家博塔茲尼克(David Potaznik)現今計劃再次將其出售,不過這次是作為中國嵐橋集團(Landbridge Industry)的代表。中國嵐橋是以能源產業及基礎設施為核心的企業。
據悉,博塔茲尼克早在去年受雇于嵐橋集團澳洲分公司并依照協議出售其20%股份時,還在與北領地政府收購協議買家進行合約最后的接洽階段。
據了解,博塔茲尼克在去年收購案完成后便加入了中標的嵐橋集團,在其布里斯班辦事處任職,但他稱自己在作為北領地政府代表協商收購案期間,并未與嵐橋公司人員就收購案有過任何接觸。
博塔茲尼克不但是墨爾本一名職業投資銀行家,還是一家小型投資公司Flagstaff Partners的任事股東。該公司在去年贏得了為達爾文港99年租約找尋買家的委托,該交易曾因擔憂中方或因此秘密監視美軍軍艦引起美國政府不滿。
外資審查的高級官員曾擔憂達爾文港或被中國嵐橋集團租賃,他曾三度請求國防部及情報機構考慮此事后果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主席威爾遜(Brian Wilson)也表明自己在2014年末就對此有所警覺,曾于2015年初及今年3月兩度提請國防部及情報機構監察。
但國防部兩次均給出了不干涉收購案的回應,威爾遜已發起第三次請求,望其“以盡可能最高的級別”考慮此問題。
此前,2015年10月,嵐橋集團獲得澳大利亞北部達爾文港99年租賃權,澳大利亞北領地政府和嵐橋集團簽署的協議中,包括租賃美澳兩國軍方使用的碼頭等多個設施,嵐橋集團負責管理運營船舶進出等整個港口業務。
嵐橋集團的官網顯示,該集團位于山東省日照市,是一家以基礎設施和能源產業為核心、擁有多個產業實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該集團目前的國內外總資產價值516億元,是山東省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之一。
北領地政府此前表示,交易收入將用于投資新基礎設施;將通過適當安排,確保港口雇員、用戶和政府利益得到妥善保護。
“達爾文港意味著商機,意味著未來,將成為‘一帶一路’中的一個重要支點。”嵐橋集團在官網上寫道。該集團曾表示,將利用廣泛的商業網絡促進北領地石油天然氣、礦產和活畜出口,支持入境旅游,并向亞洲商界推介當地投資機遇。
美國對此卻表示擔憂。共同社報道稱,根據美國總統奧巴馬的“重視亞洲政策”,從2012年起,美海軍陸戰隊每年在達爾文港巡視駐留6個月,該港成為對抗中國的“據點”之一。
今年6月,嵐橋集團還斥資2500萬澳元(約合1.23億元人民幣)擴建這個距離中國最近的澳大利亞港口,這被澳大利亞媒體強調為“大規模的擴建計劃”。
針對此次擴建,嵐橋集團回應說,具體港口擴建主要由澳大利亞公司方面去做,“這個工程比較大,還沒有詳細情況。”
記者獲得的澳大利亞方面一份關于達爾文港的發展規劃顯示,在獲得達爾文港99年租賃權的數周時間內,嵐橋集團就開始對港口擴建的可選方案進行調查研究。目前正在做設計規劃并對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擴建后的港口將滿足活牛出口等貨物吞吐量的增加。
當時媒體報道分析,正推動達爾文港連通中國市場的嵐橋集團,或欲從澳大利亞活畜出口貿易、郵輪旅游產業中分一杯羹。值得預期的是,山東的畜產品加工業及旅游業有望從嵐橋集團連接的澳洲市場獲益。
來源:齊魯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