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3日開始常態化運作以來,廣州南沙國際郵輪項目發展遠超預期。美中不足的是,廣州缺乏大型郵輪停靠專用碼頭。如今,這一問題有望在2019年得到解決。
30日,廣州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工程開始環評公示。根據環評,廣州南沙郵輪碼頭將設在虎門大橋下游640~1410米范圍內,項目總投資為22.05億,預計到2019年建成。屆時年迎客量可達71萬人次。
770米碼頭岸線設計兩個郵輪泊位
環評顯示,南沙國際郵輪項目主要建設2個郵輪泊位,碼頭岸線總長770米,包括一個10萬噸級郵輪泊位,碼頭岸線長325米;以及一個22.5萬噸級郵輪泊位,碼頭岸線長445米;陸域范圍為碼頭前方50米的碼頭平臺和配套的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其中,10萬噸級郵輪泊位屬于近期工程,22.5萬噸級郵輪泊位屬于遠期工程。
本項目總工期2.5年,預計最快2019年完工。工程總投資估算為22.05億元。從用地情況來看,港區用地總面積3.1萬平方米,用海總面積為66180平方米,其中透水構筑物碼頭用海面積為9730平方米,港池用海面積為56450平方米。
從環評來看,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北側是屬于南沙游艇會的配套碼頭,主要包括總建筑面積9000平方米會所和720米長防波提,352個水上泊位,120個干倉泊位,可停泊165英尺長超級豪華游艇,為目前廣東已建游艇會之冠;而南側是南沙客運港,港口設計標準為年客運量160萬人次、旅客聚集量1600人,目前擁有五艘高速雙體客輪,每艘可容納380人;西側是蒲洲高新技術開發園,規劃為商業用地。
彌補廣州郵輪業配套缺口
據廣州港集團統計,今年1-10月,南沙港累計出入境旅客超過29.13萬人次,超過預計的20萬人次,位居全國第三;而郵輪整體上座率超過80%,充分體現出珠三角地區以及廣州的消費者對郵輪旅游的熱愛。本月中旬,廣州史上首艘以本地為母港的豪華巨輪“云頂夢號”南沙啟航,更是標志著廣州正式進入“郵輪母港時代”。
但根據環評中提供的數據,經過對上海、天津、大連、青島、寧波、廣州、廈門等沿海郵輪港口進行分析比較,不管是入境旅游、出境旅游還是國內旅游,廣州在郵輪旅游市場都擁有充足的客源,只是缺乏專門供郵輪停泊和停靠的專用碼頭,存在著郵輪乘客在廣州港口上下不便的情況;而且通關率低,沒有配套的購物、餐飲、住宿設施,港口難以成為國際大型郵輪的始發和終到母港,南沙郵輪母港的建設也更加迫切。
記者了解到,在陸上交通方面,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已經擁有“先手”資源:廣州地鐵四號線南延段目前建設進展順利,將于明年底通車。該線始于既有金洲站,沿雙山大道、金隆路、環市大道、海港大道和科技大道敷設,終點為南沙客運港,北臨南沙國際郵輪碼頭選址。線路全長12.6公里,建成后將使南沙國際郵輪碼頭直接連通廣州市區,大大縮短南沙國際郵輪碼頭到金洲站的交通距離,為沿線居民提供快捷的軌道交通服務,也為到港旅客提供了直抵廣州城市中心的便捷通道。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