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海事法院發布2014年度中英文“海事審判白皮書”

    29日,上海海事法院通報2014年度海事審判白皮書編制發布情況,這是該院繼2010年首開全國海事法院系統發布審判白皮書的先河以來,第五次以白皮書形式向社會發布海事司法報告,也是首次以中英文對照本的形式發布。

    會上,上海海事法院趙紅院長通報了該院2014年的海事審判工作基本情況。據介紹,2014年,全院共收案2723件,結案2739件,同比分別上升5.83%和6.20%,一審服判息訴率為90.46%;結案標的總額人民幣37.48億元,同比上升0.06%。海上、通海水域貨物運輸合同糾紛和貨運代理合同糾紛仍為主要案件類型,占一審收案總數的46.90%。

    據趙紅院長介紹,2014年,上海海事法院依據生效判決,依法扣押被執行人日本商船三井株式會社的船舶,最終成功執結發生于上世紀30年代的中日民間商事糾紛“中威”歷史要案,彰顯了我國海事審判執行體系的司法權威和公正高效。該案入選《人民法院報》評選的最高人民法院建院65年以來影響中國的51個大案和2014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案件。“中威”執行案、申請扣押“密斯姆”輪案、扣押拍賣“富通 09”輪案入選全國海事法院船舶扣押與拍賣十大典型案例。在拍賣“富通09”一案中,首次采取網上拍賣船舶方式,更快更好地實現了勝訴權益,是創新執行工作機制、有效破解執行難題的有益探索。此外,江蘇煒倫航運股份有限公司訴米拉達玫瑰公司船舶碰撞損害賠償糾紛一案成為最高人民法院第 31號指導性案例。

    白皮書除通報了上海海事法院2014年度海事審判工作的基本情況外,還對該院2012-2014年三年來審理的海上保險及保險代位求償糾紛案件進行了專項總結和分析,并發布了10起海上保險糾紛典型案例。該部分通報內容是白皮書的又一亮點。據悉,此舉是為主動對接國家戰略,著眼于為上海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保障上海國際航運保險中心建設。

    白皮書披露,2012-2014年,上海海事法院共受理海上保險糾紛410件;2013以來,海上保險糾紛訴訟標的總金額超過人民幣3億元。涉訴保險機構相對集中于大型保險公司,同時涉訴保險機構覆蓋面逐步擴大。相對于其他類型糾紛,海上保險合同糾紛案件的調解撤訴率較低,判決率較高,并且具有比一般的海事海商案件更強的涉外性。2012-2014年受理的海上保險糾紛中,訴訟主體涉外(含涉港澳臺)的案件比例達32.20%。

    趙紅院長表示,航運保險市場穩定的規則體系,依賴于成熟統一的司法裁判標準。通過公正的航運保險糾紛司法裁判,可以規范和引導航運保險市場主體行為,優化航運保險發展環境,促進航運保險市場發展壯大。為此,上海海事法院對一些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自貿區制度創新過程中出現的新類型航運保險案件,尤其是具有創設規則價值和典型示范意義的案件,在解決糾紛的同時,更注重運用判決的方式規范和引導市場,努力形成海事司法領域內的上海規則和中國標準。此次白皮書中發布的十大航運保險糾紛典型案例,涉及近年來航運保險糾紛中出現的主要爭議問題,包括被保險人如實告知義務、保險合同條款理解、保險責任期間和保險利益認定等,希望能夠對航運保險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起到積極的規范、引導和促進作用。

    來自東方網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