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調試中海油粵東LNG項目一期工程相關設備設施。
近日,記者在惠來縣前詹鎮溝疏村海岸地帶——中海油粵東LNG項目建設現場看到,3座直徑80米的儲罐巍然屹立。項目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項目一期接收站工程和碼頭工程均已完工,所有設備設施調試也基本完成,并已通過中國海油總部的機械完工驗收,正靜候首艘LNG船的到來。
中海油粵東LNG項目分為一期和二期,目前建設的一期工程由接收站工程、碼頭工程及輸氣干線工程三部分組成,計劃總投資近100億元,建設規模200萬噸/年。其中,接收站工程建設3座16萬立方米儲罐;碼頭工程建設靠泊8~26.7萬立方米LNG船舶接卸碼頭1座、1000噸級重件碼頭(兼工作船碼頭)1座,以及防波堤、棧橋、取排水等配套設施;輸氣干線工程由“一干兩支”組成,是廣東省天然氣主干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干線全長約140公里,兩支線全長約40公里,管線途經揭陽、汕頭和潮州三市,沿線設置輸氣站場8座,閥室4座。據中海油粵東LNG項目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該項目一期接收站和碼頭工程已進入投產倒計時,按照一期項目達產量替換各類燃料油品計算,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24萬噸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160萬噸以上。
據了解,由船舶運送至接收站的天然氣呈液體狀態,溫度低至-162℃,經氣化設施轉化成氣體狀態后通過天然氣管道輸送至電廠、工商業用戶和居民用戶,也可通過LNG槽車直接外運至用戶。粵東LNG項目一期工程項目達產后,在優化區域能源結構、改善區域環境、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質、降低居民生活成本、促進粵東地區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