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船舶壓載水公約》集中研討在大連圓滿結束




    8月9日,由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主辦、遼寧海事局和大連海事大學共同承辦的《國際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控制與管理公約》(以下稱《公約》)為期一天半的集中研討在大連圓滿結束。

    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張曉杰、海事局副局長李宏印等在開幕式上致辭。與會專家圍繞《公約》及修正案解讀、加入準備及履約需求分析、生效對我國業界的影響及對策進行了專題研討。張曉杰副司長在主旨發言中闡述了我國加入壓載水公約的機遇和挑戰;海事局和船級社專家就壓載水公約變化與未來發展方向及壓載水管理系統新認可規則進行了介紹;國家海洋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專家分別介紹了船舶壓載水與海洋生態環境和技術手段在履約中的應用與實踐;中遠海運集團公司專家介紹了公約生效并實施給我國航運業帶來的挑戰及應對探討;中船集團等造修船業界專家介紹了我國船舶工業界履約的應對與影響和壓載水處理系統實船設計及應用。在《公約》即將生效前一個月召開本次研討體現了我國政府和業界對履約的高度重視,我國政府正積極準備加入《公約》。研討呈現三大特點:一是各部委領導高度重視,二是專家陣容強大,三是與會代表的廣泛性。

    交通運輸部國際司、海事局及各直屬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海洋局、中國船級社、中遠海運集團公司和中外運長航集團等航運企業、中船重工集團和中船工業集團、以及海事和海洋大學及科研院所70余名專家與會。

    國際海事組織(IMO)通過的《2004年國際船舶壓載水和沉積物控制與管理公約》已于2016年9月8日達到生效條件,將于2017年9月8日正式生效。2017年7月召開的IMO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第71屆會議通過決議,要求新造船在《公約》生效后須滿足壓載水性能標準,現有船舶可延遲2年該標準。根據IMO官方統計,截止2017年7月底,加入《公約》的國家數已達62個、其商船總和占全球商船總噸位的68.47%。

    來源:遠洋航務網 作者:周洛臣  單位:大連海事大學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