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崇明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政走進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直播室,做客2018“夏令熱線·區長訪談”節目。記者帶去的問題是:崇明正在建設世界級生態島,但居民投訴陳家鎮奚家港新漁船廠生產作業時揚塵漫天,污染嚴重。對船廠的揚塵作業,是不是只有環保處罰一個辦法?
陳家鎮鎮長首先介紹了相關情況:新漁船廠建廠30多年,設施設備相對陳舊。在前段時間的環境整治中,已對企業提出整改要求,企業總體是配合的,也上了一些設施。但從目前情況看,在設施使用或作業時,仍存在達標擾民情況。對此,“我們將按照一貫的處置辦法,要求其停產整改,不達標不允許生產。”鎮政府會關注企業整改情況,與環保部門一起對其進行指導,確保排放行為達標。
區環保局負責人稱,通過幾次對企業的執法檢查,發現其主要存在揚塵和危化品堆放不合規問題。按照環保規定,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粉塵,要在相應密閉的空間內收集處置,不能產生污染;至于危化品,要有專門的管理,要防滲透,要有危險標志,要有臺賬記錄,還要有資質進行處置。從檢查情況看,新漁船廠這兩方面均不達標,已對其進行處罰。目前勒令企業停產整頓。
區農委負責人從漁業生產角度介紹情況稱,新漁船廠在漁業生產中發揮過很大作用,但作為一個企業,首先必須達到環保、消防的最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才能展開專業修船業務。目前整個崇明有225條漁船,奚家港漁業村約占一半,有106條,其中80條已經過標準化改造,這些船只的修理,一般是送到江蘇的如東、常熟等地。剩下的26條都是老舊漁船,這些船的臨時性修整,如網桿的小修小補,大多在新漁船廠完成。去年本市出臺文件,明確到2020年本市海洋漁船有控制艘數、控制功率的“雙控”任務,要求崇明在三年內控制船只,進行拆減,目前這項工作正有序開展。今后幾年,崇明海洋漁船會逐漸減少。
李政指出,新漁船廠的問題非常典型,涉及發展和環保關系的處理問題。任何企業,環保達標是底線,也是生產發展的基礎,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堅決反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發展要以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為前提。崇明以建設世界級生態島為目標,必須把生態作為重要原則。對環保違法違規行為,要實行零容忍。生態環境是崇明的立島之本,所以在崇明,不管是學習、工作、生活,都應珍愛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每個人都應自覺成為生態環境的捍衛者。新漁船廠長期從事修船服務,為廣大漁民做了大量工作。但在當前加強長江生態大保護的情況下,還是要把保護環境放到更突出位置。要按照環保要求,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改進工藝,提高生產水平。對此,屬地政府要加強日常監管,環保部門要加強執法,農委作為主管部門,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長江漁船拆減工作,并結合漁業長遠發展,做好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來源: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