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士斷腕”去產能 中國造船廠面臨“倒閉潮”

    2015年以來,中國造船市場持續萎縮,承接新造船訂單、手持訂單量不斷下降。低迷的中國造船市場,本月初首次出現十多年來國有船廠破產清算的一幕。2016年,國內更多的造船廠將面臨“倒閉潮”。

    全球航運業不景氣

    近日來,航運運價“風向標”——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
    BDI)不斷刷新歷史最低記錄。數據顯示,過去10年,大宗商品的年化收益為-5.1%,是自20世紀60年代來,10年的年化收益首現負值。

    不只在中國,韓國造船業也面臨著艱難挑戰,據韓聯社本月報道,韓國三大造船企業去年的赤字規模超過8萬億韓元,創歷史之最。而造船業與汽車和電子行業同為推動韓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造船業的不景氣將會拖累韓國整體經濟增長。

    中國造船市場低迷船企破產高發

    來自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1-11月,中國造船企業承接新船訂單231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9.1%。11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293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5.1%。從2011年至2014年,我國造船業三大指標(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實的“造船大國”。但2015年一季度起,這一位置就被韓國所取代。

    訂單下降直接導致多家造船企業破產。2015年3月,泰州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東方重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同月,中國最大的外資造船企業STX大連造船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債務規模240億元;5月,浙江知名的民營造船企業正和造船也向法院提出了重整申請;7月底,我國主要化學品船廠明德重工宣布破產。1月2日,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成為近十年來首家破產倒閉的國有船廠。

    壯士斷腕 過剩產能加速出清

    國內造船業還面臨著結構性產能過剩的困擾。目前中國造船產能結構中,60%集中于煤炭、鐵礦石等大宗商品散貨船,結構性產能過剩突出,這些低附加值船舶也是最容易遭遇沖擊的市場。

    隨著國家醞釀鐵腕清理產能過剩,涉及鋼鐵、電解鋁、水泥、造船等產能過剩行業將加速出清過剩產能。工信部上月底預計2015全年化解造船過剩產能1500萬噸。

    有關國內船廠的壞消息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12月23日,另一家國有船廠江蘇舜天船舶公告稱可能進入破產程序。

    經濟參考報援引南通中遠船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建軍稱,船企尤其是民營船廠倒閉潮很厲害,
    預計將有約40%的船企會被淘汰

    來自華爾街見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