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高端化的三大挑戰

      船舶工業作為傳統工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素有“綜合工業之冠”的美稱,其涉及的上下游行業眾多,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船舶制造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當前中國已經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中國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加快推進,明確了今后10年的發展重點和目標,為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這個階段,要實現船舶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提升船舶制造業的科技發展水平,增強船舶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潛力,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最根本的就是要依靠科技力量,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主線,提升產品設計和制造環節的科技水平,實現船舶工業的高端化可持續發展。   中國在船舶高端化方面的工業積累相對較弱,隨著全球船東需求的變化,新接訂單量即受到很大影響。來自
    中國船舶(
    600150,
    股吧)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長期以常規船(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為主的中國船舶工業2015年新接訂單量持續下跌,19月,全國承接新船訂單181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65.4%。船舶高端化技術相對成熟的
    韓國船舶工業則超越中國重奪世界第一寶座。   2014年6月,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布了《高技術船舶科研項目指南(2014年版)》(下稱《指南》),為我國船舶工業高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但正深處行業低迷期的中國船舶工業,此時要向高端化發展卻面臨諸多挑戰。   設計瓶頸
      目前附加值高的眾多船舶產品中,國內真正可以實現自主設計的少之又少。   過去三年,中國骨干造船企業主動適應國際船舶技術和產品發展新趨勢,強化需求引導,調整產品結構,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綠色環保船舶、專用特種船舶、高技術船舶等。   中國陸續承接了1.45萬TEU集裝箱船、17.4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LNG)船、1600客位高端豪華客滾船、5000噸起重鋪管船、1.8萬TEU集裝箱船、8500車位汽車滾裝船、超大型液化氣船(VLGC)、4.5萬噸集滾箱船等。新承接的2萬箱集裝箱船從各項技術指標上與國外有得一拼的余地。在海工裝備建造方面,半潛式鉆井平臺、中深水鉆井船、自升式鉆井平臺、物探船及海工輔助船(PSV、OSV、AHTS)等已實現批量建造。   但上述船舶類型中,大部分概念設計和基本設計仍然依靠國外設計公司的成熟設計。更高端的豪華郵輪、FLNG等目前國內還沒有自主設計的工程實例。國內通過科研人員努力和經費的投入開始消化吸收外來設計,提出新的優化創新方案,核心的“Know How”技術卻仍然未有根本突破,需要在工程實例中加以學習和掌握。   一些新推出的概念設計很難在短期內被國際市場認可。設計瓶頸的核心還是目前缺乏真正了解、理解高端船舶產品設計核心的高端人才,缺乏真正的工程化經驗。一句話,高端設計經驗缺乏。   配套瓶頸   中國在船用設備配套產業上距造船強國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配套領域本土化配套率不足30%,船舶配套產業亟待升級。國家在“十二五”期間通過加大科研投入,高度重視引領船舶配套產業的帶動和發展。   過去三年里,國內首臺綠色環保W6X72主機、11S90ME-C9.2船用低速柴油機、6S40ME-B9.3船用低速柴油機交付,自主研發的電力推進集成系統、高效扭曲舵、全回轉舵槳系統、船舶綜合導航系統、1600千瓦伸縮全回轉動力定位推進器等一批配套設備實現裝船,海洋工程核心的鉆井系統也首次實現了在浮式鉆井裝備的裝船應用,自升式平臺升降系統實現批量出口。部分船舶國內設備配套率有所上升。   雖然成績取得不少,但是大部分核心技術和部件仍來自于國外,價值較高的鉆井系統核心設備還不能實現真正的國產化。特別是水下安全設備和核心運轉設備的設計建造技術國內還沒有掌握。   高端船舶的關鍵核心設備配套受制于國外壟斷廠商,從而導致國內的高端船舶接單和設計建造均面臨壓力。LNG船的貨物圍護系統、豪華郵輪的動力系統、內裝配套等都是配套的短板,短時間內突破可能性不大。一句話說,中國高端船舶的“心臟”還不夠強壯。   制造和調試瓶頸   近三年,中國不少船舶企業為擺脫國際金融危機及其滯后效應影響,大力研發高端船舶,采取低價的方式迅速進入大型箱船、特種船舶和海工裝備產業。但是隨之而來的是高端船舶的市場風險和產能風險。   部分國內船廠并沒有做好常規船舶建造到高端船舶建造的充分準備,致使精度管理參差不齊、自動化設備和流水線水平不夠、智能制造不夠、物流管理不善等,進而導致后期交船難的局面。   此外,高端船舶調試技術要求相對較高,特別是海洋工程特種船舶為實現特定的生產作業往往配備復雜的工作系統。由于國內船廠缺乏調試經驗,多數會造成調試工作的拖期和反復,大部分國內船廠在面臨此問題時幾乎都采取尋求國外專業調試外包公司或者高價聘請國外調試團隊的方式解決。   高端船舶制造需要在制造技術上也走高端化,核心就是要徹底改變目前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實現精益制造;利用“兩化”融合,實現制造速度大幅度提高;培養固定的高素質技術工人,實現高質量的制造。   由此不難看出,目前國內在高端船舶方向已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仍然面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克服以上三大瓶頸問題尋求創新發展,將是國內船舶及配套產業不可回避的必經之路。 來源:《財經國家新聞》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