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昨日在微信公眾號上以“中國石油”官方名義發表《美國油價比中國便宜的內幕》,文中稱中美油價差異大最關鍵影響因素是稅制,我國的成品油價中48%為各種稅費。中國的油價在國際上屬于中間偏低,大多數發達國家油價也比中國高,美國只是個“例外”。
美國油價為什么相對便宜?
美國的人均收入遠遠高于中國,而油價卻比中國便宜,中石油認為:美國石油儲量遠超中國,且“油多人少”。美國政府軍事政策進一步保障了美國海外石油供應的穩定性。
首先,在歷史上美國是對原油開發利用較早的國家,從1859年在賓夕法尼亞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到二戰之后的一段時間里,世界能源版圖被稱之為“墨西哥灣時代”,美國一度掌握世界原油產量的2/3。而彼時中國的石油年產量僅為12萬噸。
其次,美國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石油儲量遠超中國。據《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5》數據,截至2014年底,美國石油探明儲量為48.5,中國為18.5(單位:十億桶)。不容忽略的是,美國人口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一個“油多人少”,而另一個“油少人多”。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美國之所以油價低,與美國政府的政策有關。美國向來對石油資源的爭奪和控制特別用心,政府此舉保障了美國海外石油供應的穩定性,但同時相當于為石油供應的隱性成本埋了單,這些都壓低了美國的油價。
中國油價為什么“看上去貴”
文章繼續解釋中國油價為什么“看上去貴”,中石油認為最關鍵影響因素是中美稅制的不同。如果刨去稅款,中國與美國多數加油站的價格實際上是持平的。
眾所周知,到達終端消費者的油價不僅包含原油價格,還有煉油、輸油、加油站等各個環節的成本和利潤,最后還需要加上燃油稅。相較美國,由于技術和資源等方面因素,目前中國生產成品油成本較高,但影響中美兩國油價最關鍵的因素,其實是稅。
和中國不同的是,在美國,買東西價是價,稅是稅,也就是說,實際上美國人加一升油還要額外掏一份稅金。美國各州的稅率不一,紐約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成品油稅最高,分別是每加侖交42.4、40.7和39.5美分的稅。以每升汽油2.6元為例,如果在紐約州,最后實際要付的價格是3.31元左右。
但在中國,實際消費價和稅是混合在一起的,而不是價稅分離。按照我國的成品油價格結構,油價中48%為各種稅費。以5.67元/升的92號汽油為例,如果刨去稅款的話,那么每升價格應為2.95元,與美國多數加油站的價格實際上是持平的。
“中國的成品油價格屬于中間偏低”
文章最后稱,以2016年1月全球汽油價格網發布的世界油價排行榜來看,中國的油價其實屬于中間偏低,有許多比中國收入水平低得多的國家,油價比中國還貴。
此外,大多數發達國家也比中國油價高,美國只是個“例外”。以歐洲為例,德國成品油消費稅為57%、韓國為52%。最典型的當屬挪威,它年產石油1億噸左右,是一個產油大國,但是油價最高時可達9.68美元/加侖,約合人民幣16.66元/升,足足比國內高了兩倍。
來自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