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早晨4點,隨著最后一名樺林灣輪船員在晨曦中登上錨泊在新加坡OPL錨地的山鷹座輪甲板,標志著自疫情爆發以來,中遠海運能源船員首次在境外港口的互換工作取得圓滿成功。
樺林灣輪是中遠海運能源長期從事中東到遠東成品油運輸阿芙拉型油輪。由于承運的貨品和航線關系,一直以來該輪船員的換班工作都在境外進行。但疫情爆發以來,由于境外各港口限制了船員換班,導致了該輪的船員換班工作遲遲得不到解決,在船船員超期情況比較嚴重。
7月中旬,該輪從中東港口滿載石腦油到日本卸油,而此時正逢香港、新加坡逐步放開船員換班限制。因此,為了確保該輪本次船員換班成功,公司7月上旬就啟動了該輪的船員換班工作,擬在日本完貨后空載過香港時安排船員換班,并制定了具體的換班計劃和實施方案。
但就在該輪日本完貨后赴香港途中,香港代理告知工作小組,由于大量船舶抵香港換班,導致香港錨地船舶積壓,大型船舶若要換班至少在錨地等待一周以上。后公司又和新加坡經營部門協商,決定改到新加坡換班;于是,又重新制定了該輪的新加坡換班方案,并第一時間通過代理向新加坡主管機關遞交了換班申請。
然而,就在該輪抵新加坡還有一周的時候,代理告知,由于新加坡疫情反彈,主管機關拒絕了樺林灣的換班申請!
與此同時,公司繼續尋找一切可能安排船員換班的有效途徑,并提出了采取船對船換班的建議。各相關部門多次溝通,共同探討可行性方案,首先考慮到了樺林灣輪與連松湖輪的對互換工作,因為連松湖輪本次新加坡卸油后將赴國內修船,且該輪船員剛換班上船后不久,所以開展互換工作相對比較合適。但就在工作小組制定換班方案時,連松湖輪租家突然告知該輪需要在錨地等卸一段時間,換班方案又一次被取消,工作小組只能繼續尋找合適的船舶安排互換。
就在此時,新加坡經營部門建議,近期抵新加坡卸油的山鷹座輪可以安排與樺林灣互換。工作小組馬上查閱了山鷹座的船員狀況及該輪的后續安排,該輪本航次結束后也將回國修船,船員上船時間不長。于是,工作小組經請示分管領導后,立即啟動了樺林灣與山鷹座的互換工作。各相關部門召開了換班協調會議,明確了具體換班人員及操作方案,在充分考慮安全風險和船員穩定的情況下,決定樺林灣輪12名船員到山鷹座輪,山鷹座輪11名船員到樺林灣輪,并制定了具體的換班預案。由于山鷹座輪為新加坡旗船舶、樺林灣輪為五星旗船舶,因此,公司第一時間協調辦妥了12名樺林灣輪船員的新加坡旗適任證書。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切準備工作就緒。
8月5日19時,山鷹座輪順利完成卸油工作開航駛往新加坡OPL錨地,而樺林灣輪也于22時駛抵OPL錨地;8月6日凌晨一點半,山鷹座輪到錨地拋錨后,由代理安排的小艇接下了11名船員駛向附近拋錨的樺林灣輪。上船后,根據交接預案,船員進行了一個小時的交接;凌晨四點,從樺林灣輪上下來的最后一名船員登上了山鷹座輪甲板,公司首次船對船換班工作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