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低碳船舶燃料“新選擇”——船舶氨燃料動力技術及標準初探

    “低碳宣言”

    2018年4月,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第72屆會議通過了《船舶溫室氣體減排初步戰略》,提出盡快減少船舶溫室氣體排放的計劃,目標到2050年將國際航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8年減少50%以上,2100年前盡快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為實現上述目標,不僅需要從技術和營運方面提高船舶能效,還需進一步調整船用燃料的結構。使用低碳或碳中和燃料,或是實現航運業低碳減排的“新選擇”。

    氨燃料動力技術現狀

    氨燃料作為零碳能源,可有效地降低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使船舶滿足未來EEDI要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

    • 技術優勢:氨燃料易儲存和運輸、能量密度較高、產業基礎完善、生產成本低,具有明顯的優勢。同時,氨還可作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堿性燃料電池及堿性膜燃料電池,利用已有的燃料電池技術,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氨燃料在相同的溫度下能夠達到與氫燃料相近的功率密度,被認為是可替代氫用于燃料電池的理想燃料。
    • 技術挑戰:但氨燃料與其它燃料相比,仍存在燃燒性較差、具有毒性和腐蝕性、燃燒會導致氮氧化合物排放等問題,因此,氨作為船用燃料,在輸送、存儲、后續處理、燃燒控制等方面至關重要。目前,國內外在積極開展船舶氨燃料動力技術相關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產業現狀

    挪威、芬蘭等歐洲國家對于環保要求十分嚴苛,很多港口計劃施行“零排放”,因此在清潔替代能源的研發和應用方面起步較早。

    芬蘭船用發動機制造商瓦錫蘭、挪威海工船東Eidesvik以及挪威國有能源公司Equinor正在合作研發一艘以氨燃料電池為動力、可完成遠距離航行的零排放大型船舶,預計最早將于2024年下水,屆時將成為首艘航行于公海的商業化氨動力船。

    在造船強國方面,韓國造船企業正在致力研發氨燃料推進船舶,搶占綠色動力能源技術制高點。

    2020年7月,現代尾浦造船設計的50000載重噸氨動力中程成品油船(MR型船)獲得了英國勞氏船級社(LR)原則性批準(AIP),預計2025年實現商業化運營。

    日本郵船(NYK)、日本造船聯合(JMU)和日本船級社(NK)簽署聯合研發協議,合作商業化以氨氣為主要燃料的氨動力氨氣運輸船(A-FAGC)和氨氣浮式儲存再氣化駁船(A-FSRB)。

    其中,A-FSRB配備專門用于氨氣的浮動儲存和再氣化設施,以穩定氨燃料供應;A-FAGC可使用貨物中的氨作為船用燃料。

    圖1  氨氣運輸船

    在國內方面,我國的科研院所、總裝建造企業、動力企業、船檢機構、高校等也在加緊開展聯合攻關,不斷致力于新能源的應用研究。

    2019年,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結合主機廠商的最新成果,完成了18萬噸氨燃料散貨船的開發設計,并取得勞氏船級社的原則性批準(AIP)證書,該船型全程氨燃料推進,滿足主機零碳排放要求。

    2020年10月,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勞氏船級社(LR)及瓦錫蘭合作,研發設計的氨燃料(NH3)動力超大型液化氣體運輸船(VLGC)獲得船級社頒發的AIP證書,此次氨燃料(NH3)動力VLGC原則性認可在全球范圍內尚屬首次。

    圖2 氨燃料動力拖船概念圖


    氨燃料應用技術報告及標準現狀

    在船級社發布的研究成果方面,2020年10月美國船級社(ABS)發布了可持續性發展白皮書《船用燃料—氨》,其中分析了氨作為船用燃料在設計和運營中的挑戰。2021年1月,韓國船級社(KR)發布了《氨燃料動力船報告》,其中包括通過對氨、氫、甲醇、液化天然氣等新一代環保燃料之間的比較,對氨特性進行分析等技術信息內容,還收錄了各種安全規定等信息,同時提出了今后開發氨燃料動力船舶指南時應考慮的事項。

    在國際國外標準方面,目前船舶氨燃料動力相關國際標準主要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動委員會(IEC)發布的相關標準,主要涉及氨燃料運輸、儲存、燃料電池等領域。

    同時,國際自動化學會(ISA)、美國材料實驗協會(ASTM)等相關協會團體也發布了相關標準,主要涉及氨燃料試驗、測試等相關領域,具體情況見下表。

    表 國際國外氨燃料動力相關標準


    在國內標準方面,為了規范和引領國內氨能產業發展,全國能源基礎與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0)、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63)、全國廢氣化學品處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94)等開展了關于氨燃料生產、排氣處理相關標準的研制工作,但涉及氨燃料儲存、加注、運輸、應用、維護等全產業鏈的標準尚存較大空白。

    標準化建議

    氨作為一種價值高、風險低的無碳燃料,可以同時滿足經濟性和供給穩定性的要求,因此作為未來船舶燃料之一而備受業界矚目,但氨燃料應用的相關技術仍不成熟,配套標準仍存空白,為促使標準與技術共同協調發展,建議緊密結合船用氨燃料動力技術發展現狀,加強氨燃料發動機運行、安全,氨燃料動力船體設計、燃料供給系統設計、氨氣推進系統設計,氨燃料生產、運輸、儲存、排氣處理等方面標準的預先研究,為我國船用氨燃料動力技術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來源:中國船舶標準化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