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質化惡性競爭郵輪淪陷 我國本土郵輪何以突圍?


    面對不斷增長的中國郵輪市場,外資郵輪巨頭們不但加大市場投入,并且開始細分市場。

    日前,以運營麗星郵輪聞名的云頂香港對外發布了旗下兩大品牌“水晶郵輪”和“星夢郵輪”未來十年的發展計劃,其中新推出的“星夢郵輪”將主打“首個亞洲本土豪華郵輪”,以迎合中國及亞太市場的中產和富裕階層。

    郵輪公司嘉年華集團日前也宣布,公主郵輪將全面升級郵輪產品,在即將開啟的中國航季中,為中國賓客引入國際化高端郵輪度假體驗。

    在外資郵輪競相升級的背后,是中國郵輪市場差異化不足的弊端。在經歷起步階段的爆發式增長之后,“包船”模式對郵輪行業的損害逐步顯露,而看到這一點的外資郵輪公司正試圖用品牌和產品的升級來錯位經營,走出同質化競爭。

    細分中國市場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郵輪游分會副會長鄭煒航告訴記者:“中國郵輪正在向多元化發展,高中低產品開始比較全的出現,而不是過去的低檔產品。”

    云頂香港1993年成立麗星郵輪品牌,在亞太地區運營多條航線,在廣州、廈門和海南等華南市場長期部署,在消費者心目中,已經頗有知名度。

    星夢郵輪總裁戴卓爾·布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新興的中高階層正在壯大,高端休閑游會成為中國市場的新機會。”與其他郵輪公司習慣把郵輪帶到中國市場不同,星夢郵輪基于中國市場需求打造。

    云頂香港去年收購全球豪華郵輪品牌水晶郵輪,進軍全球豪華郵輪市場。隨后,借鑒水晶郵輪進一步推出針對亞洲的星夢郵輪。為配合兩個品牌的發展,今年2月,云頂香港宣布收購Nordic Yards位于德國港口城市維斯馬、瓦爾內明德、斯特拉松德的三個船廠,并合組為Lloyd Werft船廠集團,協助旗下三個郵輪品牌實現全球船隊拓展計劃。

    據悉,星夢郵輪旗下的兩艘郵輪——“云頂夢號”和“世界夢號”正在德國船廠建造中,并將分別于2016年及2017年下水。

    全球郵輪巨頭嘉年華郵輪集團旗下的公主郵輪日前也宣布了將在中國實現“三年三母港”的計劃。在北方的天津和華東的上海之外,2016年,公主郵輪將開啟廈門母港并全面升級郵輪產品。除了現有的藍寶石公主號,2017年4月,盛世公主號將從羅馬首航,率先開啟地中海航季,隨后將到中國開啟首個以上海為母港的全年航季。

    郵輪旅游近年在中國興起,國際大型郵輪公司紛紛開通中國航線,中國已然成為全球郵輪旅游發展最快的新興市場。以滲透率來說,郵輪市場在北美的滲透率約為3.2%,在歐洲約為2%,但在亞太區僅不到0.05%。郵輪旅游在中國的滲透率非常低,也就意味著潛在客源眾多。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認為,按中國有效消費人口,以出境游客或者中產階層來計算,未來郵輪市場空間巨大。

    2月29日發布的《2015中國郵輪發展報告》顯示,去年中國有10個港口接待過郵輪,包括大連、天津、青島、煙臺、上海、舟山、廈門、廣州、海口、三亞,全國共接待郵輪629艘 次,同比增長35%;郵輪游客出入境2480454人次(124.0227萬人),同比增長44%。

    另據攜程發布的《2016郵輪游趨勢預測》,2016年國內母港港口運力將實現超80%的上漲,加上香港出發的航次,中國選擇郵輪出境游游客有望達到200萬人次以上。

    目前全球郵輪市場供給總體呈現寡頭壟斷格局。全球8大郵輪公司隸屬于三大郵輪集團——嘉年華集團、皇家加勒比郵輪集團和云頂香港集團,占有全球郵輪旅游市場約85%的市場份額。其中嘉年華集團就占有全球市場56%份額。中國市場上主要郵輪產品由國際郵輪公司提供,占比達97%。

    突破運營模式

    “郵輪市場井噴,郵輪大型化的趨勢明顯,但是差異化不足。” 上海市水上旅游促進中心副理事長陸明其對記者表示。

    中國郵輪產業從2006年起步,從發展狀況來看,雖然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但產業生態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本土的經營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則在于備受詬病的包船模式。與國外以船票代理為主的銷售模式不同,國內近年則以大型旅行社和OTA包船為主。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介紹,去年,以上海市場為代表,10艘郵輪共計320個母港航次,包船比例高達98%。除天海郵輪“新世紀”號外,其余9艘郵輪均通過旅行社包船、多家旅行社共同切艙和公司包船的方式銷售。

    2015年因韓國MERS病毒中國郵輪市場出現滯銷,不少包船商損失慘重。據郵輪業人士透露,去年因為包船虧損2000萬~3000萬元人民幣的包船商不在少數,而虧損幾百萬元的代理比比皆是。

    陸明其批評稱,眼下的包船模式對于郵輪運營方來說“到了瓶頸”。在包船的模式下,郵輪產品價格戰激烈、旅行社面臨巨大的銷售壓力,而郵輪產品的價格體系也受此影響,郵輪運營與游客脫鉤造成游客體驗不佳。“同質化價格競爭,缺少差異化的產品設計,不考慮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就沒有了郵輪的文化。”

    鄭煒航對記者表示:“郵輪是一個中高端的旅游產品,不要把郵輪當白菜去賣,靠低價競爭是不可取的。應該是每個郵輪公司明確自己的客戶定位,中產階層也分很多層次。船公司要選好自己的市場和價格,不要盲目地去定價格。現在是市場培育期,市場很大,可供產品還是少。”

    戴卓爾·布朗認為,這正是云頂香港推出多品牌戰略的考量。在云頂香港的三大郵輪品牌中,傳統的麗星郵輪將繼續瞄準大眾郵輪市場,水晶郵輪則瞄準全球高端郵輪市場,而星夢郵輪則填補亞洲市場缺口,針對中高端人群的需求。

    3月22日,皇家加勒比郵輪通過同業微信明確放出信號,要突破傳統包船模式,推出“普通團”預訂規則,廣泛尋找其他的有效的合作模式。

    但短期來看,中國郵輪市場的消費主力仍然以對價格較敏感的中老年群體為主,旅游方式也是觀光購物消費,而非休閑度假式。“中國旅游業從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型,但更多的人還是體現在觀光上,購物又是中國人一大特征。他們的消費特征體現在看看異國風光,買買東西,對郵輪文化知之甚少。”程爵浩表示。

    “市場也在發展,包船模式在大眾市場有其優勢,但良好的郵輪體驗需要在消費者、代理商和郵輪公司之間平衡,郵輪市場仍然需要培育,而不僅是基于價格競爭。”戴卓爾·布朗說。

    來自中國經營報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