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套國產化淺水水下生產管匯于渤海灣成功安裝



    6月25日晚,我國首次于南海陸豐海域實現國產臍帶纜垂直鋪設作業,陸豐油田群開發項目臍帶纜鋪設作業順利完成,標志著我國在深水海纜鋪設領域實現新突破,對于提升海纜國產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此次鋪設的臍帶纜總長約19.7公里,作業最大水深330米,是連接陸豐15-1“海基一號”平臺和陸豐22-1油田群的重要控制“紐帶”。

    本次陸豐臍帶纜垂直鋪設是繼流花和陵水項目后,“第二代”設備監督和主操手全程負責操作與指揮的又一項目,將為軟鋪團隊培養更多的深水柔性管纜作業專業型人才。




    7月3日,海油工程完全自主研制的首套水下水平卡箍式連接器成功交付,打破了國外公司在水下連接器產品方面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空白。

    該連接器由設計院設計和研發,特種設備分公司制造和測試,設計壓力和設計水深完全滿足渤海灣和南海深水油氣田開發,實現了海油工程水下水平卡箍式連接器設計、制造和測試技術的完全自主掌握。

    6月23日,樂東22-1氣田南塊開發項目國產軟管鋪設第一道焊口焊接順利完成,此次是國內首次海上垂直鋪設分段軟管焊接。

    樂東項目軟管總長8.8公里,分為四段交付。面對施工過程中多重難題,樂東項目組認真籌備,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此次分段軟管垂直焊接完成,對未來海上軟管鋪設作業提供了新思路。

    7月5日獲悉,由海油工程參與完成的“海底管道結構完整性評價和失效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2021年度海洋工程科學技術一等獎,這是海油工程三年來首次獲得該獎項一等獎。

    海洋工程科學技術獎是全國海洋工程行業領域內的科技獎勵(省部級),由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于2011年經科技部登記核準后設立。

    據了解,該項目開展了全尺寸海底管道復雜荷載破壞試驗,研發了海底管道安全預警系統及失效控制和修復技術,有力促進了我國海底管道工程發展。




    6月28日,天津建造分公司“工藝管線智能追蹤系統”啟用,工藝管線從預制、涂裝到總裝工序的全流程實現智能追蹤,可使單管號標識零錯誤,每年可節約11160人工時。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