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6-5-12 09:16 編輯
(由左至右)Lloyd Werft董事總經理Rüdiger Pallentin先生、德國國務海事秘書長Uwe Beckmeyer先生、云頂香港主席兼行政總裁丹斯里林國泰、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總理Erwin Sellering先生、水晶郵輪總裁兼行政總裁伊迪•羅德里格斯女士(Edie Rodriguez)、不來梅自由漢薩市經濟及港口事務參議員Martin Günthner先生。
據新華社消息,5月10日,云頂香港有限公司(云頂香港)與德國勞埃德(Lloyd Werft)造船集團在維斯馬簽署了價值35億歐元(約合39.84億美元)的造船協議,計劃在德國建造10艘新郵輪。根據協議,勞埃德將分別為麗星郵輪及水晶郵輪打造兩艘超級巨輪及八艘全新郵輪。
麗星郵輪全新“環宇級”郵輪系列
麗星郵輪將推出環球航行的“環宇級”郵輪系列,每艘郵輪排水量高達二十萬一千噸,標準載客量為5,000人,預計將于2019至2020年期間下水,并由最初每年一艘郵輪增至其后的每年兩艘。麗星郵輪亦將會為首兩艘“環宇級”系列的郵輪添加“中國特色”,是全球首個專為現代中國市場而量身定制的郵輪。
這筆來自中國香港的訂單讓當地造船企業及政府官員十分欣喜。勞埃德造船集團董事總經理呂迪格·帕倫丁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與云頂香港簽署造船協議是一件“幸事”,建造10艘郵輪有望吸納約6000人就業。
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議會國務秘書烏維·貝克邁爾說,數十億歐元的大額訂單正是北海及波羅的海沿岸德國造船企業所需要的。
德國造船及海洋技術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德國造船業交付訂單總價值24.52億歐元(約合27.91億美元),較2010年減少近一半。
據該協會統計,位于德國北部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州、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下薩克森州、漢堡、不來梅等是德國造船業產值的主要來源地。而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州的維斯馬、羅斯托克、施特拉爾松德等城市則共同筑起了德國東北部的造船業中心。
帕倫丁表示,由于勞動力成本上漲以及國際競爭加劇,德國造船業在過去十幾年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被迫由建造貨船為主轉向建造有特殊要求的專用船只,建造郵輪便是轉型的方向之一。
“中國的造船業越來越有競爭力,”帕倫丁說。他表示,勞埃德造船集團建造郵輪的許多部件來自中國供應商。對德國郵輪行業來說,中國已成為重要的合作伙伴,不僅提供了高質量的產品,還在融資和運營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
總部位于德國不來梅哈芬的勞埃德造船廠擁有超過150年歷史。今年初,云頂香港完成了對勞埃德造船廠及其他三家波羅的海沿岸德國造船廠的收購,四家造船廠合并組成勞埃德造船集團。
云頂集團主席丹斯里林國泰說,德國是掌握先進郵輪制造技術的主要國家,云頂香港通過收購德國造船廠獲得了更全面的發展能力,將重點滿足中國及亞洲市場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丹斯里林國泰認為,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仍強于世界上大多數經濟體,更何況中國經濟體量龐大,蘊含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他說。
成立于1993年、在中國香港上市的云頂香港是世界主要郵輪公司之一。作為全球休閑及旅游服務業龍頭企業云頂集團的一員,云頂香港擁有知名郵輪品牌以及自主造船能力。
23年前,云頂香港以麗星郵輪品牌率先推出全年以亞洲為母港的郵輪,并于16年前成功收購挪威郵輪公司。云頂香港重新振興并發展挪威郵輪成為第三大以及擁有最高盈利的郵輪公司(以每個泊位計),奠定了在國際郵輪業界的重要地位。
丹斯里林國泰說,云頂香港計劃在德新建的10艘郵輪中,多艘郵輪專為中國游客量身設計。
談及亞洲企業拓展國際業務的經驗,丹斯里林國泰表示,理解市場至關重要,尤其是理解供應商和消費者的立場以及目標市場的技術能力,同時還需投入足夠的研發資金。
關于勞埃德造船集團
勞埃德造船集團始建于1857年,最初主要集中發展一般修船業務,及后于70年代起轉型發展郵輪改建及建造新船業務。
連同母公司云頂香港收購的位于維斯瑪波羅的海(56萬平方米)、瓦訥慕德(84萬8千平方米)和施特拉爾松德(34萬3千平方米) 的三間船廠,勞埃德始造船集團于2016年正式成立,致力提升每間船廠在設計、建造和裝潢方面的優勢,并利用兩個位于維斯馬和瓦訥慕德的大型有蓋船塢及一個位于施特拉爾松德的升船機設備作最后郵輪的組裝程序。
在旗下四間船廠擁有卓越生產力的基礎上,勞埃德造船集團將進一步投放一億歐元用于超薄鋼板生產設備、客艙模板工場及其他設施優化。在未來十年,集團產能將至每年建造兩艘大型郵輪和一艘中型郵輪或大型游艇。
勞埃德造船集團現時擁有1,700及高效工人,并因集團擴展計劃將為船廠業務所在地創造多達1,000個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