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二維到三維,江南造船船舶設計手段的躍升

    編者按:從最初的手工繪圖,到CAD流行開來,再到CATIA引入船舶設計,每一次設計手段的變遷帶來的都(將)是效率上的巨大提升。工程師們得以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投入到更需要創造力的工作中,我們的社會也因此變得更好。

     

     

    近日江南造船的一條交船新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船名“海巡160”,總長不過73.8m,最大排水量不過2300噸。相對于江南造船曾經建造的一系列大國重艦來說,從塊頭上來說可謂是不值一提。從設計和建造難度上,對于江南造船來說,應當說也沒有什么技術難度。

     

    但是,它的設計手段卻具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這是基于CATIA平臺的全球首艘三維設計建造的船舶。如果這一設計手段能夠繼續順利推行,將能夠把船舶設計從二維提升到三維,帶來的影響是革命性的。

     

    船舶行業從業者都知道,當前的船舶設計分為前期的基礎設計/詳細設計和后期的生產設計。詳設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繪制船體結構圖等圖紙,最常用的軟件是CAD。生產設計階段則是根據詳設提供的結構圖,使用TRIBON等軟件建模,再最終表達成二維平面施工圖紙。每一個分段施工圖都是一厚摞,現場施工人員則根據施工圖進行施工。

     

    坦白說,二維平面圖紙不夠直觀,具有著一定的識圖難度要根據二維的平面圖做出三維的船體結構,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力。船廠的現場施工工人學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要求他們準確識圖并按圖施工,難免會有錯誤。但如果工人們拿到手的就是三維船體模型,再根據這個三維模型建造出完全一樣的實物來,那就直觀多了。錯誤率返工率都會減少很多。因此,對現場施工人員來說,推行三維設計絕對是一大福音。

     

    對于改用CATIA進行結構設計的船廠設計人員來說,也是一大利好。因為CATIA是一個應用極其廣泛的機械設計軟件,只要是做機械設計,各行各業都用得到。掌握了CATIA,想轉行也有了一些資本。可以看看51job等招聘網站,要求熟練掌握CATIA的職位還是很多的。它不像TRIBON這些船舶行業獨有的設計軟件,離開船舶行業,完全沒人聽過,更不會有人使用。

     

    如果CATIA能夠在船舶設計中流行開來,那么將能夠加速船舶行業和其他機械行業的人才流動,對于整個行業,以及行業中的人們來說,都是有好處的。活水里才有大魚,死水一潭只會越來越沒有生機。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船舶行業觀察”,作者:周大虎。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