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民參軍目錄發布 海工裝備成突破口

    12月3日工信部和國防科工局聯合印發2015年民參軍產品目錄,本次《目錄》針對海軍裝備建設需求,涉及新型船舶機電設備、水下無人潛航器、新型船舶功能材料、新型艦船材料、新型電子信息技術、船舶控制和綜合測試技術等9個領域。在海洋強國戰略的政策導向下,海軍裝備、海事電子設備和艦船制造等產業將成為軍民融合的重點突破方向,已率先布局進行相關產品配套的民營企業有望迎來市場擴容機遇。

    另據了解,第八屆中國軍民融合年會將于今年12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年會將深入研究探討優勢民企、社會資本參與國防建設、武器裝備發展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著力推動資金募集、產品交易、成果轉化、成本核算、國防專利申請等項目的務實對接。從會議日程來看,構建國家海洋安全戰略,提升海軍裝備發展水平等內容將是此次會議關注的焦點。

    按照今年出臺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海軍戰略轉型是重點,海軍將按照近海防御、遠海護衛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結合轉變,這是我國海軍長期以“近海防御”為戰略要求的第一次轉型。此次白皮書的發布,表明海軍裝備建設、軍隊信息化等領域將是國防軍費重點投資領域。

    另外,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5顯示,去年我國海洋經濟生產總值近6萬億元,海工裝備等部分海洋產業位居世界前列。去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對國內GDP貢獻約為9.4%。其中,海工裝備制造業去年新接訂單為139億美元,居世界首位,市場份額由2013年的24%上升至去年的41%,首次超過韓國位列世界第一。據介紹,該報告結合海洋事業的發展和海洋領域的重大事件,從我國海洋發展的宏觀環境、發展海洋經濟、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以及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等七個部分展開論述。其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該報告新增亮點,該戰略的加快推進也為海洋經濟發展帶來市場機遇。

    國家海洋局表示,“十三五”期間將圍繞海洋強國戰略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大力培育和發展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海洋經濟已成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預計2015年,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總值比重達到10%。未來我國將從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經濟發展、海洋權益維護等方面推動海洋強國的建成。

    在海洋強國戰略的推動,以及軍民融合的加速推進,機構預計,海軍裝備市場將迎來千億級市場空間。擁有軍品資質和核心技術的民營企業將在船舶配套、海事電子設備等國防訂單領域,獲得市場份額提升契機。

    來自中國證券網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