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訂單大跌,建造延期!

    不斷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造船業造成了嚴重影響,新船訂單量萎縮,新造船延遲交付。

    此外,近期非常活躍的拆船項目也由于南亞為遏制疫情擴散而采取的封鎖措施而陷入停滯。

    新造船訂單螺旋式下降

    波羅的海國際海運理事會(BIMCO)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三大海運領域的訂單量僅為660萬載重噸,比2019年同期的147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55%。

    BIMCO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未來環境法規的不確定性以及未來幾年需求增長預期低迷已經讓許多采購方在訂購前三思。市場熱情的降溫以及全球海運需求的驟降只會進一步收縮市場上的訂單量。”

    BIMCO數據顯示,干散貨海運受到的影響最大,從2019年第一季度的690萬載重噸降到2020年第一季度的160萬載重噸。新訂單包括兩艘好望角型散貨船(共計42萬載重噸),一艘巴拿馬型散貨船(8.2萬載重噸),其他為靈便型散貨船(100萬載重噸)。

    與去年同期相比,成品油輪新造船訂單的降幅最小。今年該部分訂單量為80.65萬載重噸,下降17.8%。

    原油油輪新船訂單量為200萬載重噸,與2019年前兩個月相比,訂單量減半(下降53%)。今年新訂單包括三艘超大型原油運輸船(VLCC),其它訂單為蘇伊士型油輪以及阿芙拉型油輪。

    今年前兩個月,集裝箱運輸船新船訂單非常少,總量僅為48519標準箱(TEU)。三月份5艘23000箱新造船訂單加入超大型集裝箱運輸船(大于14500TEU集裝箱運輸船)訂單庫,使前兩個月的訂單量相形見絀。

    加上最新訂單,從現在至2023年,將共有76艘超大型集裝箱運輸船進入市場,共計150萬TEU,包括39艘23000TEU及以上的新船。

    主要船廠停產導致拆船速度將放緩

    今年第一季度許多船舶被拆除,拆船總量達到610萬載重噸,比2019年同期上漲62%。然而,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的擴散,拆船行業隨之低迷。

    南亞次大陸的三大主要拆船國包括孟加拉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三國均已宣布關閉船塢,駛往這些船塢的船只禁止入塢。這將使所有行動計劃在未來幾周內暫時停工。

    隨著拆船廠停工,許多已經運力過剩的集裝箱船和干散貨船船東雪上加霜。

    Peter Sand表示:“只要油輪運價保持不變,船東就不太可能報廢這些船舶。但在目前需求消失的市場情況下,高運價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船廠建造進度平均推遲六周

    新冠病毒對海運船隊的短期直接影響之一就是在中國及遠東地區新造船進度的延誤。今年二月份,中國船廠僅交付398712載重噸的造船訂單,是2019年二月份交付量的四分之一。今年三月份交付量僅為去年同期的一半。目前,中國船廠建造進度推遲了4到8周。

    總體而言,今年第一季度的交船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7%。唯一例外的是干散貨市場一季度的交船量高于去年。BIMCO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干散貨新造船市場共交付1290萬載重噸,比去年同期增長390萬載重噸,占2150萬交付總載重噸位的60%。



    與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油輪運輸行業的兩大產業交付量下降了近一半,原油運輸船和成品運輸油輪分別下降49%和43%。今年第一季度,共交付570萬載重噸的原油運輸船,其中400萬載重噸位來自于交付的13艘超大型原油運輸船。

    在集裝箱運輸船市場,共交付一艘超大型集裝箱運輸船,三艘新巴拿馬型集裝箱運輸船和14艘1162箱至2806箱的支線船。與去年第一季度相比,總交付量為102435標準箱,下降58.6%。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