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費加羅報》網站5月12日發布該報記者韋羅妮克·吉耶馬爾撰寫的題為《疫情期間,法國如何重啟攻擊型核潛艇的建造》的文章,介紹了法國軍工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重啟核潛艇建造的情況。現將文章編譯如下:
瑟堡,位于法國諾曼底地區,當地人口約8萬人。這里的人工錨地是歐洲最大的。這里的海軍造船廠自19世紀末以來已經下水超過100艘常規或核動力潛艇:從1899年的“海象”號到1967年法國首艘核動力潛艇“可畏”號,以及法國海軍正在焦急期待的旨在替換紅寶石級核潛艇的最新一代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法國海軍集團在諾曼底的造船廠有5000名員工,其中2000人是分包企業雇員。當法國政府在3月17日宣布全面禁足措施后,造船廠立即削減工作人員。瑟堡海軍造船廠經理讓-呂克·弗朗斯說:“2天之內,我們將在工地的人員從5000人降到150人,遠程辦公人員從40人提高到900人。我們是無法完全停止施工的,因為我們涉及的是敏感業務。”
4月28日,法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首艇“敘弗朗”號開始了海上測試工作。(美國雅虎新聞網站)
潛艇上的核反應堆鍋爐房、“國防機密”級別的軟件測試室……造船廠在這些位置都維持至少一人以保證各項任務的安全、在建潛艇的安全以及敏感技術的防護。與此相對,首艘梭魚級核潛艇“敘弗朗”號的下海籌備工作以及其他5艘梭魚級核潛艇建造一度都完全停工。
如何讓瑟堡的大型機器重新運轉?弗朗斯表示:“我們曾經常性地進行危機管控演習。但是這次,我們面對的是衛生健康危機,以及一些疑似病例。”工作在逐步恢復以回應三大緊急任務:保證員工身體健康、保證“敘弗朗”號海試、重啟生產。
自4月初以來,在重新組織工作崗位以遵守社交隔離措施后,上午工作的團隊工作時間和下午上班的團隊不交叉。工地得到酒精免洗消毒凝膠、消毒棉片、口罩(60萬個)等物資供給。造船廠開始“逐步和可控地”恢復產能,以50到200人為限的做好防護措施的小團隊也恢復工作。弗朗斯總結說:“我們優先讓工程師、研究部門的技術人員復工,然后是從事配套工作的工作人員復工。”
同時,在法國軍備局的指導下,“敘弗朗”號的試航重新開啟。弗朗斯解釋說:“我們設定了一項安全協議,艇上團隊人員從105人削減到85人,包括65名法國海軍以及來自軍備局、原子技術公司、原子能委員會、泰雷茲公司、海軍集團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在登艇前都進行了14天的隔離。工作條例要求人員在艇上佩戴口罩。在得到軍備局和法國海軍同意后,核潛艇在4月28日下海并開始預期的測試行程,到夏季將抵達土倫港。盡管海上測試啟動遲誤了超過一個月,法國海軍集團認為維持既定日程表是可能的。
在其他5艘梭魚級核潛艇建造方面,自3月17日停止的工程在4月8日開始恢復,并且供應鏈進行了重組。以20到40人為一組的團隊積極地逐步復工。這首先從平常就習慣面部防護的焊接工人開始。
弗朗斯介紹說:“在5周內,我們在車間和艇上的合作方工作人員從0增加到450人。我們正處于半途之中:還缺口350到400人以恢復核潛艇建造產能。”5月11日,又有150人恢復工作。工程完全恢復正常還需要數周。新冠疫情到底對交付日程表帶來何種影響,瑟堡造船廠只有到年底才能得出看法。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