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北極星”號破冰船。圖片來源 美國海岸警衛隊
美國和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競爭從未停歇。在俄方出臺北極戰略并在北極圈內展開首次空降突擊演練后,美國瞄準了對高緯度海上行動至關重要的“特殊資產”——破冰船。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在6月9日簽署的一份關于北極和南極安全形勢的備忘錄中,白宮呼吁美國海岸警衛隊等部門盡快研究在2029年前完成新型破冰船的可能性。該文件明確要求評估為破冰船加裝武器的可能性,以抵御來自“實力相當對手”的威脅。
這是美國40多年來首次更新其破冰船隊伍。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項目主任埃里克·布拉特貝格指出,特朗普政府對北極表現出強烈關注,一些歐洲國家可能支持美國擴大在極地的軍事存在,對“零和博弈”式競爭的擔憂也將與日俱增。
俄羅斯擁有“獨門利器”
目前,全球變暖現象正讓極地冰川加速融化,使開辟“北極航線”成為可能。相關研究認為,北極附近氣溫上升的速度比其他地區更快,到2050年前,船只每到夏季就可以在加拿大北部航行。在有破冰船輔助的情況下,通航范圍可進一步擴大。此外,北極蘊藏著豐富的油氣、礦藏和動植物資源,這些都加劇了大國競爭。
近年來,俄不斷加強在北極的軍事存在,俄北方艦隊聯合空天軍、海軍陸戰隊和特種部隊,保障重要工業設施和經濟利益不受損害。2018年,俄軍組建了北極地區第一個防空師。幾年內,俄北方艦隊所有導彈營都將裝備S-400遠程防空系統。海上力量方面,去年10月,俄羅斯下水了新型巡邏艦“伊萬·帕帕寧”號,該船排水量8500噸,配有“口徑”巡航導彈,集拖船、巡邏、破冰及科考功能于一身。
俄羅斯擁有40余艘大小破冰船,核動力重型破冰船更是堪稱“獨門利器”。以2019年12月竣工的22220型破冰船首艦“北極”號為例,其排水量達到3.35萬噸,配備兩臺RITM-200型核反應堆,可以突破3米厚的冰層,是全世界動力最強的破冰船之一。據俄衛星網報道,“北極”號目前正在進行為期6個月的海試,將于2020年內正式服役。
2020年3月5日,俄總統普京批準了《2035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國家基本政策》,要求提高北極地區各兵種戰斗力,完善空中、地面和水下綜合作戰能力。以此為基礎,俄計劃在本世紀20年代部署一支可對“現有威脅”作出靈活反應的“多兵種部隊”,確保對北方航道的控制。
另據俄《觀點報》消息,俄計劃再建造三艘22220型破冰船。繼2號艦“西伯利亞”號和3號艦“烏拉爾”號之后,今年5月26日,第四艘該級船“雅庫特”號也鋪下了龍骨。
美國要借鑒“俄羅斯經驗”?
面對俄羅斯的動作,美國也緊鑼密鼓地擴大軍事部署。《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把北冰洋地區的活動與美俄的“大國競爭”掛鉤。對俄在北極部署S-400導彈的消息,美國國務院稱,“這種擴張軍事能力的做法,超出領土防御的框架”。
但華盛頓不得不面對關鍵硬件缺失的現實。目前,美國僅有一艘重型破冰船“北極星”號,且已服役了44年,頻繁因為機械故障缺勤。此前,美國國會已批準海岸警衛隊購買3艘新型破冰船,但最早也要到2023年才能交付。
美國海軍學會(USNI)新聞網稱,意識到與俄羅斯的差距后,白宮新發布的備忘錄著重突出了新型破冰船的價值。特朗普政府命令海岸警衛隊等部門研究船隊的規模和組成,后者此前表示,希望在獲得3艘重型破冰船后再購買3艘中型破冰船,將船隊在2030年前擴充至7艘。同時,鑒于俄羅斯的成功經驗,備忘錄要求論證為破冰船安裝核動力系統的可行性,并在船上預留安裝反艦導彈、無人機、指揮控制中心等設備的空間。
USNI還注意到,盡管核動力破冰船理論上擁有無限續航力,白宮依然要求為未來的破冰船隊尋找兩處新基地。當下,美國距北極最近的深水港口是阿留申群島的荷蘭港,它離白令海峽約1300公里,地理位置難以滿足與俄羅斯進行戰略競爭的需要。
就在北極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來看,美國暫時處于下風,這意味著它今后會有更多動作。考慮到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供給的趨勢,美俄圍繞北極的新一輪競爭剛剛開始。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