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燃料船在馬士基航運領先全球建造之后,法國達飛輪船上個月也開始下單訂造,加上俄烏沖突造成天然氣大漲,另國際海事組織(IMO)12月會議就有可能通過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利甲醇燃料船。
據臺媒報道,中國臺灣集裝箱三大巨頭也在研究該型船,有可能明年下單,此外,“臺灣驗船中心(CR)”13日發布最新“船舶使用甲醇/乙醇燃料準則2022”。
達飛輪船過去幾年都在訂造LNG雙燃料船,而今年6月初,達飛訂購了首批甲醇燃料船,備受矚目。 業界分析,甲醇燃料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比傳統燃料少15%,LNG比傳統燃料少25%,但甲醇是溫度低于64度的液體,比LNG更容易儲存處理。
另根據生命周期管理,種植制造甲醇的玉米等農產品,有減碳效果,會被列入減碳紀錄。 造船與驗船界人士指出,名列全球第二與第三大集裝箱船公司的馬士基與達飛投資建造甲醇燃料船,會讓甲醇燃料經濟規模提高,吸引更多船公司訂造。
目前IMO已先就使用液化天然氣(LNG)燃料制定《使用氣體或其他低閃點燃料船舶國際安全規則》(IGF 規則),另于2020下半年舉辦MSC 102次會議時,就船舶使用甲醇為燃料再發布《使用甲醇/乙醇作為燃料的船舶安全臨時導則》。
“臺灣驗船中心”指出,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國際海事組織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與全球節能減碳趨勢,除了主機廠商已蓄勢待發外,各大航商也紛紛評估使用各種替代燃料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