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業能源圈
作者:蔣瑜沄
煤炭行業不景氣,正導致煤炭企業的債務危機不斷發酵。
7月7日,云南云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T云維,600725.SH)發布公告稱,接上海證券交易所通知,該公司控股股東云南云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云維集團),及實際控制人云南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云南煤化)所持有的該公司股份,被凍結和輪候凍結。
*ST云維為云南煤化的下屬三級子公司,云南煤化直接持有*ST云維16.55%股權,并通過下屬二級子公司云維集團間接持有*ST云維41.79%股權,累計持股比例58.34%。
此前,云維集團、云南煤化曾為*ST云維向平安信托3億元信托貸款合同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但由于此筆借款逾期,平安信托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請了訴前財產保全。
7月5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對云維集團及云南煤化持有的*ST云維無限售流通股及孳息(含派發的送股、轉增股、現金紅利)進行凍結,凍結起始日自2016年7月5日-2019年7月4日,凍結期限為三年;輪候凍結為凍結起始日自轉為正式凍結之日起,凍結期限為三年。
其中,法院對云維集團持有的9535.05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及孳息進行凍結,凍結股份占*ST云維總股本的15.47%;對云維集團持有的7215.62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及孳息進行輪候凍結,輪候凍結股份占總股本的11.71%。
對云南煤化持有的8961.22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及孳息進行凍結,凍結股份占總股本的14.54%;對云南煤化持有的1239.67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及孳息進行輪候凍結,輪候凍結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01%。
除本次凍結外,云維集團及云南煤化此前被其他債權人申請凍結的股份,分別占*ST云維總股本的27.18%和16.55%。這也意味著,截至目前,債權人已通過法律手段將*ST云維總股本約50%的股份進行了凍結。
盡管*ST云維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凍結不會對該公司的控制權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其生產經營或導致公司股權分布不具備上市條件,但市場卻擔心由于該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喪失償債能力,導致其債務危機進一步爆發。
據*ST云維年報顯示,該公司2014、2015年連續虧損10.48億元和26億元。2015年年末凈資產為-18.67億元。今年4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對該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自2016年5月3日起正式實施,其A股股票簡稱也由“云維股份”變更為“*ST云維”。今年一季度,*ST云維再度虧損約1.47億元,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高達137.96%
而*ST云維的實際控制人云南煤化的光景也十分慘淡。據其5月30日披露的年報顯示,該公司2015全年虧損91.27億元,截至2015年末凈資產總額16.88億元,2014年則為127.93億元,2015年的虧損金額已超過2014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0%。
目前,云南煤化及其子公司已有債務違約發生。去年11月11日,云南煤化發布債務逾期公告稱,截至當年10月30日,云南煤化及下屬子公司債務逾期13.05億元,其中信托融資6.43億元、信用證3.42億元、融資租賃2.07億元、銀行貸款0.76億元、銀行承兌匯票0.2億元、委托貸款0.16億元。
今年6月20日,云南煤化工的公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12日,*ST云維控股子公司金融機構累計貸款、銀行承兌匯票及國內信用證等債務18.68億元已逾期。其中銀行承兌匯票2.18億元,國內信用證0.4億元,其他借款16.1億元。截至6月21日,*ST云維又新增逾期本息合計約3.76億元。
超過20億元的債務已讓*ST云維不堪重負。6月23日,*ST云維發布的定增批復到期失效公告,又宣布公司此前期待通過定增募資還債的計劃落空。
不僅如此,6月25日*ST云維發布的公告顯示,收到了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通知,債權人云南圣乙投資以*ST云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重整的申請,并通過重整程序清償其相應債權;同日,云南煤化和云維集團也被申請重整。
云南煤化表示,若云南圣乙投資的重整申請被昆明中院受理,云南煤化將會進入重整司法程序,云南煤化旗下“15云煤化MTN001”、“14云煤化PPN004”、“14云煤化PPN003”和“12云煤化MTN1”總計金額約55億元的四只債券,將提前到期并停止計息,并存在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
此外,*ST云維于2011年6月1日公開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券“11云維債(現名云債暫停)”,也于2016年4月29日起連續停牌。
“云南煤化若被法院批準破產重組,總額65億元的債券將面臨違約的風險,”安迅思煤炭行業分析師鄧舜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云南煤化及其子公司債務負擔較重,經營業績較差,導致其償債能力較差。”
鄧舜認為,行業下行導致煤企進入借債、還債,借更多的債、還更多債以維持企業運行的惡性循環,企業債務違約的案例也越來越多。“目前國家的供給側改革正在通過限產量、抬價格,幫助煤企提高利潤并脫困。作為云南政府,可以借鑒山西政府的一些做法,為企業找投資。”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