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和中國在造船業激烈競爭,去年中國超越韓國,成為全球造船龍頭。不過近來俄韓關系惡化,部分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船廠有望爭取到更多的俄羅斯訂單。
南華早報28日報道,韓國造船三巨頭:現代重工集團、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接獲的俄羅斯造船訂單總額達65億美元。由于韓國支持西方制裁,被俄羅斯列入“不友善國家和地區”名單,韓國船廠的款項可能會遭拖欠、未來也難以爭取到新訂單。
韓國和中國都是造船大國,雙方競爭火熱。2021年中國躍居世界造船龍頭,獲取的全球新訂單比重達49%、高于韓國的38%。
俄韓關系轉冷,是否會讓中國船廠漁翁得利?
英國航運咨詢機構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執行董事Adam Kent表示,船只能源效益和減排方面,中國造船廠表現出色,可以建造雙燃料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甲醇燃料船、氨氣燃料船。不過他認為,中國船廠目前還沒有能力建造冰級LNG運輸船,因此盡管俄韓國交惡,但短期內中企恐怕難以大舉獲益。
但是聯合市場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看法不同,該機構表示,造船是高資本密集行業,強大的政府支持和政治穩定是該行業存活的先決條件,中國船廠在這方面比別的國家更有優勢。韓國也有船廠發言人表示,擁有最先進技術的造船廠,未必會取得最多訂單。當船廠產能有限時,會挑選利潤較高的訂單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