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造船企業稱2023年開局良好

    韓國造船業報告稱,盡管全球新訂單步伐總體放緩,但2023年開局良好。今年3月份,中國船企新船接單量猛增,超越韓國重新回到全球第一。但韓國造船業強調,今年一季度韓國仍然處于整體領先地位,因為該行業專注于高利潤船舶。



    強勁的新造船訂單使韓國主要船廠超過了2022年的訂單目標,該行業稱2023年迄今為止的訂單速度趨于穩定。

    《韓國商業(Business Korea)》上周報道,韓國三大造船商韓國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KSOE)、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DMSE)在2023年一季度共預定了年度訂單的三分之一。

    據介紹,這三家造船商的訂單總額已達到105億美元,而今年的年度目標為320億美元。其中KSOE一季度的訂單份額最大,接近73億美元,據BusinessKorea報道,完成該公司年度目標的46%。三星重工在一季度獲得了25億美元的訂單,或超過其年度目標的四分之一。而DMSE在一季度的接單量則“表現不佳”,僅為8億美元,占其目標的11.5%。

    2022年,韓國造船業受到了建造材料、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人力短缺等壓力。盡管如此,韓國船廠在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領域依舊處于領先地位并專注于新技術開發(如自動化和替代燃料系統),因為LNG運輸船屬于高利潤船舶。

    但是,繼去年10月份東方海外向中遠海運集團下單12艘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后,法國達飛海運集團也在上周與中國船舶集團簽訂了2型16艘超大型集裝箱船建造合同,并創下了中國造船業一次性簽約集裝箱船最大金額的新紀錄,包括12艘1500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大型集裝箱船和4艘23000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超大型集裝箱船。

    這表明韓國在甲醇燃料集裝箱船建造領域的領先地位正在迅速下降,而甲醇動力集裝箱船占新能源船舶訂單的大部分。

    據克拉克森預測,即使在2022年訂單數量創下新高,LNG運輸船仍將是新造船市場的強勁部分。該機構預估,今年LNG運輸船的訂單將增加70艘,今后每年平均有60艘的新增量。強勁的需求也使得LNG運輸船的價格在過去兩年里上漲了三分之一,目前的新造船訂單價格最高達到2.5億美元。

    然而,據克拉克森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的新造船訂單總體上比去年下降了約一半。3月報告顯示,新接總訂單量為244萬修正總噸(CGT),相當于579艘船舶。今年前兩個月,韓國新造船訂單一直位居全球首位。但在今年3月份,韓國以80萬修正總噸的新接訂單量位居全球第二,而中國以95萬修正總噸的新接訂單量超越韓國重新回到全球第一,市場占有率近40%。

    今年2月份,在強勁的LNG運輸船訂單的推動下,韓國獲得了四分之三的訂單。

    訂單速度放緩意味著全球手持訂單下降至略高于1.1億CGT,但韓國船廠的手持訂單略有增加。而中國船廠由于交付量超過了訂單量,因此手持量減少了1%。

    據悉,韓國船廠目前正在考慮擴大產能,并聘用了大量外國工人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截至去年年底,隨著韓國政府采取措施增加可用的簽證數量,并放寬對外國工人從事油漆工和焊工等工作的限制,三大造船商各自雇用了500多名外國工人。據韓國媒體報道,主要造船廠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再雇用3100名外國工人。

    韓國政府表示將繼續采取措施支持造船業。去年,韓國政府承諾將通過新的
    招聘和培訓計劃以支持造船業的發展。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