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船舶新聞 于 2017-10-20 09:47 編輯
為總結近年來國內海洋科學考察船領域的成果,交流我國科學考察船在需求、設計、建造和配套領域的技術經驗,共謀科學考察船未來,10月20日,由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設計學術委員會、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第七○八研究所共同主辦,上海市船舶工程重點實驗室協辦,《船舶》編輯部承辦的2017海洋科學考察船技術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本次論壇以“海洋科學考察船 專業創新引領”為主題,是國內海洋科學考察船領域首次舉辦的純技術交流盛會,集聚了國內科學考察船領域的主要力量,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有生,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司長曲探宙等專家領導親臨現場,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學會的領導,船東,船廠,船級社,配套企業,科研院所,大學及船舶管理公司的代表等共兩百余人出席會議。
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理事長邢文華在論壇致辭中表示,海洋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是孕育新產業、引領新增長的重要領域,尤其在深、遠海領域,對空間和資源的爭奪已然成為當前國際競爭與合作的焦點。要想“認識海洋、經略海洋”,首先需要具備對海洋的觀測、探測及預測能力,海洋科學考察船作為海洋探測與研究的重要平臺,是海洋能力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論壇分為一個主會場和兩個分會場,國內科學考察船管理、設計、建造等單位的代表圍繞海洋科學考察船技術作了近30場精彩報告。作為論壇的第一位主講嘉賓,國家海洋局科學技術司司長曲探宙結合我國海洋事業的新發展和新需求,介紹了我國海洋調查船隊的建設發展和總體方向,也從國家需求層面提出了我國海洋科考船發展的新期待,為我國十三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科考船發展指明了方向。隨后,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有生等嘉賓都作了精彩的報告。本次論壇還為相關船東、船廠提供了專門的展位,用于展示包括海洋六號、科學號、遠望號、東方紅3等真實船模,加深了與會人員對展示船型的了解。
據了解,我國的海洋科學考察事業至今已走過了六十多年的光輝歷程。從改裝到專業新建,從近海到深海、遠洋、極地,從數百噸到數千噸,在經濟條件極其困難的環境下。包括“東方紅”“向陽紅”“遠望”“海洋”“科學”“實驗”等系列科考船仍相繼問世,為我國海洋科學考察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海洋事業的國際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引領科考船設計的資深單位,中船七〇八所也在本次論壇上重點推出了實用型海洋綜合科考船標準系列船型、高端遠洋漁業綜合科考船等新開發船型,引起了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
隨著我國加快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布局,這必將為我國海洋經濟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拓展了新空間。本次論壇對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指示,增強我國在新時期國際海洋事務話語權、推動我國全面走向國際海域空間、開創我國海洋科學考察事業新的局面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