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森最新報告顯示,綠色轉型仍然是航運市場的核心潛在驅動力,該報告估計,今年上半年有44%的新船訂單采用替代燃料。
在2023年的前6個月中,全球分別下單了62艘甲醇動力新船和86艘液化天然氣動力新船,甲醇作為主流燃料的地位繼續逼近液化天然氣。
DNV的數據顯示,集裝箱船市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訂單量超過100艘。與之相比,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集裝箱船運營和訂造數量達到251艘。
近期,馬士基向中國最大民營船企揚子江船業集團訂購了6艘900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該系列船將配備可使用綠色甲醇和燃油的雙燃料發動機,將于2026年和2027年交付。兩天前(7月11日),中國臺灣長榮海運也最終敲定了24艘16000TEU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
預計脫碳將持續影響船舶航速、節能技術(EST)安裝以及船隊的更新需求。
克拉克森董事總經理Steve Gordon表示:“全球船隊在上半年增長了3900萬載重噸/1.7%,達到23億載重噸/15.4億總噸,略高于趨勢水平,但仍延續了船隊供應增長相對受限的主題。全球船隊價值接近1.4萬億美元:訂單合同價值約為3500億美元。”
2023年上半年造船交付量共計4400萬載重噸,同比相對穩定。交付量越來越集中于集裝箱船和氣體運輸船,集裝箱船交付量在2023年6月(30萬TEU)和上半年總體(100萬TEU)均創下新紀錄。
Gordon稱:“新船訂單在今年的開局相對平緩,簽約量為4400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8%,但油輪訂單明顯增加。”
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和集裝箱船訂造量同比下降,但仍高于十年趨勢。克拉克森表示,以載重噸計算,中國船廠2023年上半年交付了52%的噸位,整體新船造價在上半年小幅上漲6%。
Gordon補充說:“全球訂單量總體較為穩定,相當于船隊的10%,但各細分市場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油輪占5%,為30年來的新低;其次是散貨船,占7%(20年來的新低);集裝箱占28%;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占51%;汽車運輸船占26%。目前,船舶回收行業并未如預期增長。上半年的拆解銷售總量有限,僅為500萬載重噸,與2022年的15年低點相比同樣緩慢。最后,買賣(S&P)活動仍遠高于趨勢水平,今年前6個月共售出6300萬載重噸,與2020年下半年以來的活動增速一致,尤其是油輪領域的活動持續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