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油工程番禺項目無人智能平臺主體結構完工

    4月17日,海油工程承建的兩座無人智能平臺番禺10-1、番禺11-12在珠海場地實現主體結構完工,進入系統連接調試階段。

    海油工程項目團隊運用多項首創數智化技術,歷時10個月完成4個單體建造,進一步提升我國海洋油氣裝備系統性工程設計能力,推動海洋工程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再提速。

    番禺11-12/番禺10-1/番禺10-2油田調整聯合開發項目位于距深圳東南方向200公里,水深約100米的南海東部海域,新建番禺10-1、番禺11-12兩座無人智能平臺部署15口開發井,開發三個油田,涉及石油探明地質儲量達千萬噸級,將為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供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新動力。

    兩座平臺分別高133.4米和150.8米,重量均在7000噸左右,甲板投影面積相當于12個標準籃球場大小。在設計上應用多項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可實現智能采油、智能設備運維、智能安防等功能。

    番禺10-1平臺通過一條52米的棧橋與已建番禺10-2平臺連接,在設計上踐行無人化運維理念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大大降低投資成本。

    項目于2023年7月啟動上部組塊、導管架共4個結構單體同步建造,對作業資源協調一體化技術應用帶來全新挑戰。為此,海油工程項目團隊創新采用導管架臥式非滑道建造及裝船技術,相對于傳統模式,它具有不占用滑道資源、不需要滑移拖拉設備、總裝墊墩預制量少、抬梁可重復利用等優點,大幅減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安全風險。此舉還破解了滑道資源對百米水深臥式導管架陸地建造的限制,為導管架規建造規模化、標準化提供了技術保障。

    海油工程項目團隊積極推行一體化、數字化建造技術,采用分片預制吊裝方案。通過多輪優化方案,實時調整預制順序,精細匹配施工進度等措施,上部組塊創造了30天內完成14個結構片吊裝的場地紀錄,實現逾150萬安全人工時。

    此外,為把控井口尺寸及結構不均勻沉降風險,海油工程項目團隊在導管架周圍建立三維坐標控制網,定期檢查控制點坐標,對偏差點進行修正,確保導管架建造精度滿足要求。

    下一步,海油工程項目團隊將開展管線安裝、電纜敷設、聯合調試及裝船準備等工作,計劃于5月初全面開啟海上安裝。

    本站文章如未標明來源,均為本站編譯、編輯或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龍de船人”,違者必究。

    為您推薦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