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奇級”總建造師 | 中船集團“個人突出貢獻獎”獲得者馬可

    馬可,是“夢想”號總建造師。他的另一個標簽,是中船黃埔文沖的“傳奇級”總建造師。他深耕造船行業,有著22年船舶建造師深厚資歷。同時,他也是公司建造船型最多的建造師,平均一年就要建一個新船型。

    當問起建造“夢想”號時有什么苦辣酸甜、至暗時刻時,挺過大風大浪的馬可已經變得波瀾不驚。他說,他的夢想是找到最理想的造船方法,而“夢想”號的建造,是他在實現夢想的路途上前進的一大步。

    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亂

    作為總建造師,馬可是項目的總指揮、總調度,相當于建筑行業的項目經理。“夢想”號是全球技術最領先,也是建造難度最大的船舶之一,涉及1241臺套設備、48696根管系、1200公里電纜,是名副其實的巨系統。因此,系統工程管理是“夢想”號建造的真正難點和核心。

    如何高質高效完成紛繁復雜的建造工作?馬可引用了《道德經》中的名句:“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在“夢想”號開工前,他根據建造高技術船舶的豐富經驗,組織團隊成員沙盤推演了整個建造過程。他們不僅模擬了建船順序、施工步驟,還提前預判到貨時間、資金預算、用工等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設計出各種應對方案。2021年9月,在“夢想”號開工前兩個月,馬可組織所有項目人員開了整整一天的船舶建造策劃發布會,讓每一個人明確自己的任務和要求。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不讓問題出現,遠遠好過問題出現后的力挽狂瀾,這是馬可擔任管理者后一直奉行的理念。造船過程中,現實情況千變萬化,馬可說只能做好準備、隨機應變。“夢想”號開工后的一段時間,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他預判材料、設備肯定難以按時到貨,便建議提前成立“追貨”小組,一旦遇到貨物延遲,就能快速組織人員外出交涉,降低延期風險。2022年國慶節前,他和小組一起去國外“追貨”,整個長假都被集中隔離。馬可業余愛好是下象棋,他常用下棋的原理來啟發團隊:“工作就跟下棋一樣,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里,凡事多看幾步,想深一點、想遠一點,才能把工作干好。”

    分區并行建造? 創造船廠首例

    如果把建造貨船、客船比喻為造貨車、汽車,建造海洋工程船則相當于造吊車、挖掘機,建造“夢想”號則相當于造殲20,其難度系數在船舶行業中絕對位居前列。

    其中,“夢想”號上裝備了全球首臺兼具油氣勘探和巖心鉆取功能的液壓舉升鉆機,這是建造難度最大且最核心的環節,但因為疫情和研制等等原因,該鉆機推遲了足足一年才交付。為此,馬可組織團隊提出了“先建兩端,再造中間,最后合攏”的方案,這是一種船廠從未有過的造船方法,打破了船舶建造的常規順序。團隊也遇到了之前從未遇到過的難題,重達數千噸的船舶總段,要通過浮船塢跨海轉運,搭載成型的船體要在船塢兩進兩出。特別是巨型總段合攏時,船體各個結構的定位基準誤差須控制在毫米級,才能保證合攏端面相互匹配。為此,項目團隊發明了一套基于數字孿生測控網的異地半船建造精度控制方法,首次在 “夢想”號上成功應用。

    “夢想”號建造中,很多大型設備到貨時,船體已經造好,只能采用側拉和開孔的方式把它們送進船艙,為此項目團隊付出了艱苦的努力。但馬可說:“總體來講,這些難題都在可控范圍內,因為有集團和公司的強大后盾,所有的技術、人力、資金支持都給到了,“夢想”號的建成入列才能水到渠成。”

    實踐出真知? 成長靠磨礪

    馬可總是給人一種淡定自若、運籌帷幄的感覺。但曾被灼熱鋼板燙出疤痕的手掌,被船艙門夾掉過指甲以致長短不一的大拇指……這些都是馬可在一線摸爬滾打獲得的“軍功章”。

    2000年,他從武漢理工大學的船舶工程專業畢業。兩年后,開始擔任建造師,在工作中,他逐漸意識到,要想成為能獨當一面的建造師,不僅要全盤掌握機電、焊接、裝修等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平衡各方,在盤根錯節中找到最優路徑。以設備安裝為例,并不是所有設備都適合預先安裝,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有什么造船理念和方法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因為工作努力,當時他幾乎每年都能獲評公司的“先進生產工作者”。2008年,是馬可人生中一個重大轉折點,當時龍穴廠區落成,他調任新廠區負責生產管理工作,一面推行新的生產制度和管理模式,一面擔任新廠區第一艘新船“宏元”輪的總建造師。

    那是一個漫長和煎熬的過程。馬可有長達3個月的時間沒理過發,基本每天都是卡著凌晨1點半出廠,再趕去小飯館吃一碗餛飩,因為飯館兩點就會關門。第二天,他又會第一個出現在廠里。他說,他永遠都記得2009年12月1日這天,那天“宏元”輪交付;8天后,他的孩子出生。馬可特意給孩子取名為“宏元”,兩個“宏元”都是他的牽腸掛肚的心肝寶貝。他的助手,“夢想”號副總建造師伍常斌說:“馬可是龍穴廠區的拓荒者,廠區一半以上的人都跟他打過交道,受到過他的影響。”

    年輕時的馬可最在乎的就是在每建一艘船時,能有認知上的突破,打開進步的空間。而現在,他說最有成就感的是自己帶過的建造師大多都已經成為船廠的中堅力量。馬可說:“如果你本身就愛琢磨,又能將好的思維方法教給更多的人,那就能把一個人的成功,變成一個團隊的成功!”

    來源:黃埔文沖

    本站文章如未標明來源,均為本站編譯、編輯或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龍de船人”,違者必究。

    為您推薦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