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單修造船廠內甲醇燃料船對船加注在滬成功實施

    9月6日,國內首艘甲醇燃料加注船“海港致遠”輪安全靠泊上海中遠海運重工長興島基地碼頭,為20K TEU(2萬標準箱)超大型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中遠海運天秤座”輪順利完成2000余噸甲醇燃料加注。

    此次加注作業開創國內外多項第一,是我國首次在修造船廠開展的甲醇燃料“船-船”加注服務,也是長江干線首單甲醇燃料船船加注業務,受注船“中遠海運天秤座”輪是全球首例大型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主、副機同步改造實施項目,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加快綠色化轉型具有里程碑意義。

    與傳統的槽車加注模式需耗時70小時相比,船對船加注模式僅用時5小時,顯著縮短加注作業周期,大幅提升了大型修造船廠的燃料加注效率和整體安全性。這一創新有效避免了船舶因額外尋找加注點而帶來的船期延誤,顯著降低了運營成本,進一步增強了中遠海運重工等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此次成功加注,延續了中遠海運重工此前兩次船廠LNG“船-船”加注的“從無到有”創新軌跡,標志著“交付+加注”一站式服務模式的深化與成熟。

    此次在修造船廠內開展甲醇“船對船”加注面臨三大挑戰:一是甲醇具有低閃點、易揮發、溶于水及一定生物毒性等理化特性,對加注過程中的密封性、防泄漏和人員防護都提出了極高要求。二是修造船廠內船舶泊位聚集、熱工作業密集、人員眾多,多作業交織的復雜環境給加注安全帶來嚴峻挑戰。三是作業位置位于長興海洋裝備島當中,船舶交通流密集,通航環境復雜,對加注船的航行、靠離泊操作、交通組織及應急管理影響顯著。

    在上海海事局的統籌指導下,崇明海事局面對甲醇加注作業的復雜挑戰,創新構建“1+3+N”安全監管模式:一是“1”個核心制度為基礎,以《上海海事局水上甲醇燃料加注作業安全管理辦法》為核心綱領,制定包含23項關鍵項目的檢查表,加注前開展對照檢查。二是“3”維立體監管為手段,整合多種監管資源,構建實施“電子巡航(VTS)、海巡艇現場值守、無人機空中巡查”三位一體的立體監管網絡。三是“N”方協同機制為保障,高效聯動船廠、加注方、受注方等相關單位,通過事前共同推演應急預案、事中實時共享水文氣象與作業動態信息,形成多方協同、責任共擔的安全共同體。經此創新模式的成功實踐,確保此次加注作業做到了全程安全、高效、有序完成。

    上海海事局表示,下一步將系統總結本次甲醇“船對船”加注監管經驗,進一步完善綠色燃料加注服務保障措施,支持修造船廠探索安全便捷高效的綠色燃料加注服務,助力上海港清潔能源加注中心建設。

    本站文章如未標明來源,均為本站編譯、編輯或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龍de船人”,違者必究。

    為您推薦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