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海軍學會網站7月16日報道稱,在服役將滿一周年之際,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已經返回了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進行為期一年的維護和升級。在這一次入塢中,福特號將會補充入役時依然欠缺的設備,并且對試航中發現的制造問題進行修改。
補給艦與“福特”還進行橫向補給
7月16日,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發言人比爾·庫奇宣布,在“福特”號進行了81天的試航之后,她已經回到了紐波特紐斯造船廠,準備進行長達一年的維護和升級。
在接下來的一年里,福特號將安裝航母入役時依然欠缺的設備,比方說武器彈藥升降機,還會升級艦載機攔阻裝置,完成那些延遲的工作,并糾正1月份發現的推進系統制造缺陷。正是發現這個制造缺陷使得航母的入塢從4月推遲到了現在。
庫奇表示,自從試航以來,福特號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就,他興奮地期待她返回大海的未來表現。
2017年7月22日服役的“福特”號是美國海軍最新銳的一艘航母,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價值130億美元。相比過去的“尼米茲”級航母,“福特”號安裝了新型的雷達系統,攔阻系統,而更重要的是采用了新的核反應堆和革命性的電磁彈射器。
在她的服役儀式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這艘航母可以讓美國的盟友安然入睡,讓美國的敵人顫抖。
“福特”號的下水儀式
然而,雖然已經服役了一年,這艘航母仍然不是一艘完整的戰艦,距離真正投入戰斗巡航尚有時日。
雖然福特號進行了近750架次的艦載飛機彈射和回收的實驗,進行了空中管制系統、艦艇補給系統,艦載飛機加油系統和防御武器系統的驗證運行。但還有一些至關重要的試驗沒有完成,需要等待這次入塢結束之后才能進行,比方說全船沖擊試驗。
庫奇表示,按照當前的計劃,“福特”號將在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
F/A-18“超級大黃蜂”在“福特”號上降落
實際上,自從2017年5月31交付給海軍之后,“福特”號的船員就一直在進行各種測試,忙于發現建造和設計上的問題。“福特”號的項目執行官安東尼奧少將對他們的努力表示了感謝。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福特”號的服役是法律上的服役,而不是技術上的服役,無非是在眾多測試還沒完成的情況下抽空辦了個儀式而已。由于國會立法要求美國海軍的現役航母數量不得少于11艘,而“企業”號又已經退役了,“福特”號就只能在進度不斷建造和測試進度不斷延遲的情況下先行服役,工作則事后補上,因此才有了這一次長達一年的入塢。
雖然不至于違反法令,但直到福特號真正投入使用的2022年以前,美國海軍依然只有10艘航母能夠執行任務,航母的缺乏使得美軍航母的部署捉襟見肘。從今年4月27日到5月29日總共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美國海軍一度沒有航母在在西太平洋巡弋。
當然,美國海軍勇于探索,不斷追求技術進步的精神,還是值得贊許的,畢竟,“福特”號暴露的問題越多,下一代核動力航母的道路就越清晰,這不僅僅對美國海軍來說是寶貴的經驗,對其他國家海軍來說也是重要的財富。
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