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在新加坡上市的揚子江船業發布了2018年全年財務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去年該集團營業收入達到232億元,相比2017年增長了21%,凈利潤達到36億元。2018年交付了46艘新船,而2017交付了33艘,核心造船業務的毛利率為18%。
截止2018年12月31日,該集團手持訂單量達到了39億美元。
財報數據顯示,該集團核心造船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4%,達到140億元。來自航運物流&租船、船舶設計服務和拆船等其他造船相關業務收入從2017年的3.93億元增至5.81億元,收入的增長得益于2018年收購一家全資子公司帶來的自有船舶租船費率和租船的收入提高。
數據顯示,2018年該集團核心造船業務毛利率維持在18%,相比2017年略有增長,毛利率從2017年的17%上升至2018年的19%,歸屬股東凈利潤為36億元,相比2017年的29億元增長了23%。
2018年,揚子江船業總計接單36艘,總價值15億美元。這些新船訂單包括
5艘12690TEU集裝箱船、3艘2700TEU集裝箱船、2艘2400TEU集裝箱船、2艘1800TEU集裝箱船、3艘83500載重噸兼用船、15艘82000載重噸散貨船、2艘180000載重噸散貨船和4艘208000載重噸散貨船。截止2018年12月31日,該集團手持訂單量113艘、總價值39億美元,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五。
財報中稱,全球造船市場在2018年初持續復蘇,但由于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以及船東因2020年全球硫含量排放上限規則生效而調整訂船速度,這一復蘇勢頭在2018年晚些時候逐漸減弱。盡管全球經濟增長和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帶來了不確定性,但是,研究表明,2019年航運和造船市場基本面有所改善。在這樣的預期下,
集團全年訂單目標超18億美元,希望能夠接獲更多LNG船和油船訂單。
2018年10月,揚子江船業宣布與日本三井E&S造船和三井物產在太倉建立合資造船企業,進軍LNG船舶領域。
今年1月,“揚子江船業”股是新加坡證券交易所表現最佳的股票之一,平均漲幅達到了14.4%。
揚子江董事長任元林說:“造船市場的復蘇伴隨著一些不確定因素。經過幾個商業周期,揚子江船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在不穩定的市場條件下始終表現出色的彈性實體。市場認可我們在建造集裝箱船和散貨船領域的強大實力,我們的手持訂單將在未來幾年持續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我們也很高興與三井E&S造船和三井物產建立新的合資企業。結合我們在造船、技術和客戶網絡方面的綜合優勢,將為一個強大的企業奠定基礎,滿足客戶對高科技綠色船舶的需求,特別是在LNG船市場。合資公司將幫助我們升級產品組合,并將我們的增長前景提升到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