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中遠海運重工與中遠海運集運深度合作再創佳績

    2月29日,中遠海運集運旗下4250TEU系列脫硫改裝船“中遠泗水”輪在拖輪的牽引下緩緩駛離舟山中遠海運重工碼頭,踏上新征途。



    近年來,舟山中遠海運重工持續鍛造船舶脫硫裝置改裝高附加值業務品牌,不斷優化改裝技術,持續打好內部協同牌,截止目前,舟山中遠海運重工共承接了中遠海運集運旗下11艘船舶脫硫改裝項目。

    年初至今,共圓滿完成中遠海運集運旗下19000TEU集裝箱船“中海太平洋”和4250TEU集裝箱船“中遠惠靈頓”、“中遠泗水”3艘船舶脫硫改裝項目。

    齊心協力保節點




    “中海太平洋”輪做為國內首艘19000TEU集裝箱船舶脫硫改裝船,該輪的改裝對于船東和船廠都意義重大。該輪的脫硫塔分段重達260余噸,由5個分段內場中組而成,在船舶進廠前,船廠內部多次召開梳理會,嚴把分段質量關,保證分段制作精度。

    為了提高了內場預裝率,物資部多次聯系外協廠家,確保管系及時到位,確保內場預裝率,減少了吊裝上船后的工作量。在總段駁運和吊裝過程中,各部門更是配合默契,成功實現了“一氣呵成”的良好佳績。

    “中遠泗水”輪改裝期間,正值春節勞動力緊缺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總管小組高度重視,與船東積極溝通商榷,制定合理施工計劃,確保工程有序推進;通過開展聯防聯控、全程佩戴口罩等舉措,確保船員和施工人員在安全環境下作業;同時,積極組織勞動力回攏,確保船舶按期開航。

    科學策劃提效率


    企業復工以來,修船系統加速推進“中海之星”、“中遠威尼斯”輪等船舶脫硫改裝工程,項目節點和修船周期得到有力保障。

    針對碼頭資源緊張,脫硫項目在廠項目多等突出矛盾,為了減緩碼頭門機時間不充足的問題,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在“中遠瓦倫西亞”等3艘船舶上,創新采用艙蓋上固定汽車吊的方式,來確保生產進度推進,成功緩解了碼頭吊運壓力。

    在改裝施工過程中,重視和“唯美德”服務商的溝通協調,雙方共同優化施工流程,以達到合理安排生產節點的目的,在共同的努力下,成功實現縮短通電后的調試時間,將原計劃8天的調試時間縮短至6天。

    在“中海太平洋”脫硫改裝船上,在煙囪和機艙內改裝管路安裝中,為了確保大量的直徑2.4米、長度6米的大管子快速安裝到位,工程主管帶著工人提前勘驗策劃,確定倒運路徑和空間合理,減少和避免了不必要的錯誤和返工,行之有效的保證了節奏效率。該輪原定計劃修期56天,實際修理周期45天,比計劃提前11天完完工開航。

    技術優化促生產


    中遠海運集運旗下14000TEU集裝箱船“中海之星”脫硫改裝項目有序推進中,預計3月中旬完工開航。

    提升技術服務水平、走差異化品牌發展是企業打贏同質化競爭的必經之路。修船系統致力于通過技術優化來提高修船業務的競爭力。

    針對4250TEU系列集裝箱船新加脫硫裝置,在首艘“中遠亞喀巴”完成改裝工程后,修船管理部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單船梳理會,將首艘船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需要優化的要點,逐一討論并做好記錄,通過在后續船進行技術改進和優化,來促進提高生產效率,在首艘船施工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完成了海水管、排煙管、超級雙相不銹鋼排舷外管的相關優化,有效減少了后續船的修改量,力爭“一次性把事情做對”。

    面對新問題,總管小組始終秉承“技術先行”的策略,加強技術優化,確保施工計劃。由于后續船東更換海水泵廠家,且新的泵的外形尺寸變大,面臨原始設計空間不足的問題,技術人員主動和廠家保持溝通,討論并建議泵的布置,通過建立3D模型提前確定泵的檢修口和接線盒的位置,將最符合現場施工的建議提供給泵廠家,成功避免了后續管路的修改量,對船東訂購新的海水泵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得到了船東的信任和好評。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