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制國產大型郵輪出塢倒計時!

    2月10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公布國產大郵輪建設進度。目前,首艘國產大郵輪整體已建造完成,正在進行內裝和調試,預計將于今年6月出塢、7月首次試航,年底命名交付;二號郵輪將于7月20日下塢。

    當天,記者登上了正在抓緊建設中的中國首制大型郵輪。從十二層甲板一路向下,陸續經過水上樂園、健身房等設定的休閑娛樂區域。“未來面對著大海,游客可以邊踩著動感單車,邊欣賞海景。”相關負責人介紹。

    餐飲區域主打火鍋和鐵板燒特色的餐廳分別設在過道兩邊,已安裝好吸油煙設備和制作臺等;船員休息室已布置妥當,客艙也在緊鑼密鼓的布置中。據了解,首制郵輪的工程進展已經達到87%。

    整艘郵輪的動力系統來自哪里?五臺發電機組正蓄力準備沖刺。

    主發電機是郵輪的核心設備,是船舶配電系統和推進系統的主電源。通過現場工程建設人員的介紹了解到,首制大型郵輪共配置了5臺大功率發電機,基于安全返港的設計,分別獨立布置于艏艉兩個機艙,整個電力系統的總功率達到62.4兆瓦,相當于6000戶規模小區的總配電量,類似于長江上游一座中小型水利發電站的裝機容量。

    與普通民船相比,郵輪主發電機無論從數量還是功率上都有很大的飛躍,以便滿足船上高達16層的生活休閑區域的所有用戶以及船舶航行的需求,可以形象地理解為,普通民船的供能目標是一艘船,而郵輪動力系統則是驅動了一座移動的海上城市。“一個發電機就能承載一個中型小區的用電量。”工程建設人員介紹。

    據外高橋造船透露,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正在開展內裝和設備系統調試工作,爭分奪秒趕進度,預計今年6月出塢,7月試航,11月命名,12月交付。

    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在去年8月開工建造后,計劃在今年7月下塢,“雙輪”建造的場景在位于浦東的外高橋造船內徐徐展開。

    國產大型郵輪實現批量化、系列化建造指日可待。在近四年的建造過程中,外高橋造船通過引進消化和自主科技創新,在首制郵輪上相繼開展郵輪設計、建造、項目管理等專項攻關,并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

    如開發并運用新一代造船管理平臺SWS TIME,實現設計、采購、現場管理全過程信息化協同管控;研發一體化移動應用平臺等,“大型郵輪的建造總結為‘1+N’模式,即一個總裝企業攜手眾多合作伙伴,形成產業協同效應。”外高橋造船總經理、大型郵輪項目總設計師陳剛說,“現在比拼的就是數字化實力,最終反映出來的效率就是我們奮斗的方向。”

    “大型郵輪創新中心”已成為浦東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GOI)之一。外高橋造船作為承擔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總裝建造任務的企業,依托大型郵輪工程,正全面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開展關鍵設計建造技術攻關,在激發創新、打破壁壘、拓展市場等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實現本土化就是提升競爭力。”陳剛表示,通過大型郵輪創新中心的落地,帶動郵輪產業供應鏈的提升,讓更多中國本土企業加入,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整體融合發展。

    來源:浦東發布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