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機遇、逐夢深藍,2020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完美收官!

    22日,南通報到、為期2天,由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共同主辦,南通商務局、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四研究所、上海佐贏海洋工程裝備技術服務中心承辦的2020中國(南通)船舶設計師高峰論壇勝利閉幕。來自國內外船舶海工領域的500余名領導、專家齊聚一堂,圍繞船舶與海洋工程的前沿技術發展與市場機遇展望,暢所欲言、獻智獻策,為未來船舶海工行業發展注入了更多思想與力量。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潘建華先生在開幕式致辭中,向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大力發展海洋科學技術,要以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創新發展為核心,以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為突破口。近年來,南通市全面貫徹海洋強國戰略,大力發展船舶海工產業,打造“產業地標”和“城市名片”,走出了一條從修船、造船向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高端配套產業轉型升級的蝶變之路。




    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李國安先生在致辭中表示,船舶行業是國家戰略性產業,承擔著為航運、海洋開發、國防建設提供高質量裝備的重要使命。本屆論壇作為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技服務團的重要活動之一,圍繞智能船舶、智能制造、豪華郵輪關鍵技術、國產化配套現狀、海上
    風電安裝與運維船市場分析等行業熱點,以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促進海洋高端裝備產業創新,助力海洋產業布局優化,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長三角一體化進程。




    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針對“新型雜環高性能工程塑料應用研發進展及其在船舶領域的應用展望”進行了主題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嚴新平針對“面向新一代航運技術需求的船舶設計思考”進行了專題報告;船舶設計大師胡可一以“智能制造的核心-造船業內人士的觀點”為主題展開了報告;Aker Arctic Technology Inc船舶設計總監Mika Hovilainen以“芬蘭阿克北極助力中國極地船舶技術發展”為主題展開了專題報告;船舶設計大師湯敏針對“船舶輔機綠色智能技術應用思考”為進行了主題報告;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弓以“探索船舶制造智能化轉型之路”為主題展開了報告。

    “材料是劃分時代的標志,是一切科技的載體”,蹇錫高先生表示,船舶在追求高速、輕量化、遠航程和節能的同時,隨之而來的腐蝕也逐漸成為海洋環境的突出問題,而高性能工程塑料及樹脂基復合材料因其比重輕、耐腐蝕性能好的突出優勢,有望在船舶領域得到廣泛應用。胡可一先生認為,船海工業未來的轉型方向是以綠色造船、綠色船舶及環境友好型運行等為主體的低碳化研究和以智能制造、智能船廠和數字孿生等為主體的數字化研究。

    論壇活動大咖云集,來自國內船舶工業與船舶設計、建造、配套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高管等齊聚一堂。基于以往的成功經驗,本次論壇亦采用了高端對話及現場問答環節,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張玉清,中國船舶設計大師胡可一、楊葆和、湯敏,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弓、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房泉和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四研究所副所長李建明針對智能制造和高技術船舶的瓶頸問題解決、發展方向及關鍵技術研究,與參會同仁進行了交流探討。




    論壇通過主題報告、專家高端對話及現場問答等環節,發揮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船舶設計大師等業界頂尖專家在科技創新中的引領作用,為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提升海洋產業技術水平夯實基礎,加強船舶行業競爭力,實現我國深藍產業優化升級。

    本屆論壇規格之高,參與之廣,影響之大,可謂盛況空前。據悉,2021年,南通市人民政府與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在南通舉辦相關主題活動。

    江水浩浩蕩蕩,承載著長三角人民厚重的期望;兩岸溢彩流光,閃耀著未來船舶海工領域的輝煌。在高新技術產業百家爭鳴的二十一世紀,強大的工業基礎能力、先進的工藝水平與高端的技術產品勢必會極大地帶動泛長三角區域船舶海工行業的協同發展,我國船舶海洋技術將進入百花齊放的新時代。

    為您推薦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