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希臘媒體報道,法國航運巨頭達飛海運(CMA CGM)即將與一家中國船廠敲定一項重大新造船協議,用于建造一系列超大型集裝箱船。
船舶經紀及市場消息人士透露,達飛海運已與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大連造船簽訂6+4艘22000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建造意向書(LoI)。
達飛海運新造船項目尚未披露具體造價,作為參考,另一家歐洲船東地中海航運不久前以每艘2.2億美元的造價向恒力重工訂購類似規格的超大型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意味著達飛海運的訂單價格可能處于這一區間。以此推測,達飛海運這份雙燃料箱船大單至少將耗資20億美元。
另據龍船8月初報道,達飛海運最初披露的新造船數量為至多12艘,每艘船的造價在1.8億美元至2.2億美元之間,預計將于2028年至2029年交付。然而,目前已經公開的意向訂單數量為10艘,最終訂單數量靜待正式造船合同的官宣。
當時報道稱,達飛海運此前就該造船項目與5家亞洲船廠進行磋商,包括2家中國船廠和3家韓國船廠——HD現代重工、韓華海洋、三星重工。根據最新消息,中國船廠在此輪訂單爭奪戰中更勝一籌。
今年年初,達飛海運已向中韓船廠下單24艘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包括江南造船8+4艘18000TEU集裝箱船,單船造價約2.08億美元,總價值近25億美元;HD現代重工12艘18000TEU集裝箱船,單船造價約2.15億美元,總價值近26億美元。
若上述意向訂單落地,意味著達飛海運今年將在新造船市場投入至少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4.6億元),將在其訂單規模上新增30多艘船。
此外,船舶經紀消息稱,達飛海運還在考慮訂造1000TEU至6000TEU規格的集裝箱船。
據了解,達飛海運成立于1978年,至今仍由Saadé家族私人擁有。Alphaliner數據顯示,達飛海運擁有一支由688艘船組成的船隊,總運力逾400萬TEU,全球市場份額約12%,是全球第三大集裝箱航運公司;擁有集裝箱市場第二大新船訂單量,不包括尚未正式確定的造船項目,共有95艘新船在建,在建總運力達150萬TEU,大部分由中國船廠承建。
此外,根據達飛海運7月底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該公司已有2艘23000TEU 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投入運營,預計到2029年旗下雙燃料船隊規模將增至162艘,其中包括24艘甲醇雙燃料動力船舶。為增強LNG加注船能力,該公司已與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能源在鹿特丹成立合資企業。
今年以來,集裝箱新造船市場表現強勁,并呈現持續增長之勢。克拉克森最新月度報告顯示,2025年1月至7月期間共訂造246艘集裝箱船,總運力達250萬TEU——運力規模超過十年平均值的兩倍。分析師指出,集裝箱船市場正引領替代燃料應用,今年訂造的新船運力中76%具備相關技術。
在持續強勁的集裝箱船訂單中,大型集裝箱占據主導地位。船舶經紀Xclusiv的統計數據顯示,以標準箱(TEU)計算,新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訂單量占船隊比例為30%、大型集裝箱船(VLCS)為26%、超大型集裝箱船(ULCS)高達75%。以地中海航運為例,今年以來,已向中國船廠訂購20多艘規格在21700TEU-22000TEU級的超大型集裝箱船。
整體而言,按TEU計算的訂單量與船隊比例為31%,2024年同期該比例僅為22%。Xclusiv進一步報告稱,全球船隊平均船齡為14年,近半數(47%)船舶船齡超過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