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交通運輸部聯合下達2025年度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清單,江蘇省全面啟動本年度船舶報廢更新工作,今年計劃拆解老舊營運船舶近2000艘,擬安排補貼資金近8億元,拆解規模與資金投入均居全國前列。
揚州市今年共有94艘船舶納入報廢更新項目清單,涉及補貼資金超8000萬元,資金規模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列第三。截至目前,首批列入拆解計劃的船舶已取得階段性進展:3艘船舶已完成全部拆解流程,另有3艘正處于拆解作業階段,各項工作均嚴格按照既定時間節點穩步推進。揚州市交通運輸部門將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線上線下多渠道解讀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及新能源船舶建造優勢,引導船主主動參與老舊船舶淘汰工作。符合條件的航運企業應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淘汰老舊運力,建造LNG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船舶,推動航運業向低碳化、綠色化轉型。
徐州市2025年全市計劃拆解老舊船舶126艘,涉及補貼金額預計達8307.99萬元,力度巨大。目前,首批待拆船舶已順利抵達拆解場地,在拆解工作現場,海事大隊執法人員、拆解企業負責人以及船舶所有人共同參與了啟動儀式,拆解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興化市啟動年度船舶報廢更新工作一周內已成功拆解船舶13艘,另有4艘正在拆解中,完成全年拆解工作量約10%。
7月22日, 鎮江華瑞物流公司的老舊運營船舶“蘇鎮江貨0978”在位于鹽城東臺的江蘇博鎮河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拆解。第一艘申請拆解補貼的老舊營運船舶進廠,標志著鎮江市2025年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工作全面展開。據介紹,2024年鎮江拆解12艘船舶,今年計劃拆解老舊船舶14艘,目前項目已通過交通運輸部批準,涉及補貼資金749萬元。
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工作作為交通運輸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船舶,促進新能源船舶發展。長期以來,江蘇在老舊營運船舶報廢更新工作中持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通過構建嚴格審核、高效調度、全程監管的閉環體系,全省已形成“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的精準工作機制。 為實現拆解工作提質增效,各地嚴格落實“駐廠專員”制度,選派業務骨干駐點開展全流程跟蹤指導服務,將平均拆解周期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