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四屆)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以下簡稱“海科展”)將于9月24日-26日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開幕。
今年青島海科展將是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展館面積達30000㎡,500余家重點涉海企事業單位、院校、科研機構的海洋科技成果將集中展示。
本屆展會的展覽范圍主要包括:海洋工程技術與裝備、海事技術與裝備、海洋漁業技術與裝備、海水綜合利用四個方面。展會現場將設置涉海高校、科研機構展區;海洋工程與高端裝備展區;船舶工業與海事服務展區;“互聯網+海洋”大數據、通訊展區;實驗室儀器設備、海洋材料、機器人展區;海洋綜合牧場等六大展區,通過為參展商提供對接洽談平臺,促進涉海高校、科研機構與涉海企業進行成果對接,持續推動產學研深入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展區1:涉海高校、科研機構
前沿研究助力海洋產業發展
在涉海高校科研機構展區,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四川大學青島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青島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校,為展會帶來了各自研究領域內的最新海洋科技成果。這些高校及科研機構的涉海研究為海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在涉海高校科研機構展區,各涉海企業可直接交流對接,參觀市民也可以近距離感受最前沿的海洋科技。
展區2:海洋工程與高端裝備
邁向智能時代的海水淡化
耗能低、脫鹽率高的海水淡化裝置;高效、可持續降解甲醛的“除甲醛生物芯”;新一代C02傳感器、水下攝像機、水下顯微拉曼光譜測量儀;高精度深海耐壓玻璃儀器艙打孔設備;深海成套液壓系統、液壓設備及其配套電子元器件;高效采水器、采泥器、海流計、絞車、振動取樣器;成套海洋環境監測設備;高精尖船用切割機;新一代工業水凈化設備……在海洋工程與高端裝備展區,包括青島世紀領航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瀚海藍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昌睦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省內外海洋工程與高端裝備企業帶來了豐富多樣的展品,范圍涵蓋海工裝備、海水淡化設備、海洋在線監測設備等領域。
展區3:船舶工業與海事服務
一站看遍船舶“黑科技”
在該展區您將看到:液化天然氣(LNG)船、大型液化石油氣(LPG)船、超大型半潛式運輸船、深水半潛式起重鋪管船、鉆井船、物探船、海洋調查船、高端遠洋漁船、高性能公務執法船舶、無人艇、萬箱級以上集裝箱船、大中型工程船相關設備及配件、船用儀器儀表、燃油供應系統設備;海洋透水平臺人工島技術開發;水下打撈、水下焊接、水下切割;最新科技無人船、無人駕駛航空器;浮體產品設計與研發;船舶配件、船用浮體、浮標、航標、管道疏浚浮體;高壓氧艙、潛水減壓艙、甲板減壓艙等船舶工業領域內的尖端科技,展區現場經會令您大開眼界!
展區4:“互聯網+海洋”大數據、通訊
“互聯網+海洋”技術展示對接
“互聯網+海洋”大數據、通訊展區匯聚了包括山東易華錄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國家海洋調查船隊、北京華微中測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海洋高技術服務企業,展示范圍涵蓋海洋環境監測、船舶安全駕駛輔助系統、海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等領域,為“互聯網+海洋”“大數據+海洋”等新科技、新產品提供展示對接平臺。
展區5:實驗室設備儀器、海洋材料、機器人
看智能機器人水下在線監測
海洋智能儀器;高精度濃度場測量儀器、三維流體測量儀器設備;物理海洋設備、海洋測繪設備、水下工程設備及聲學釋放器;聲學多普勒流速測量設備;油污實時監測傳感器、波浪潮汐傳感器;鈦、鎳、鎢、鉬等稀有金屬及合金材料;特種高分子材料、航空航天用輕質復合材料、海洋工程用浮力材料,可以“懸停”的水下機器人等高新技術材料將在展區內亮相,同時該展區還包括第十二屆URC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今年大賽將設立20多個比賽項目,吸引100多所高校的約300多支參賽隊伍參賽。
展區6:海洋綜合牧場
保護海洋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生態漁業
隨著捕撈強度逐漸增加,海洋污染范圍不斷擴大,我國海洋漁業資源的衰退現象日益嚴重,海水養殖業作為對海洋捕撈的補充,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海水養殖帶來的環境、病害及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漁業發展中的資源與環境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海洋水產養殖業乃至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之一。致力于海洋牧場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已成為主要海洋國家的戰略選擇,也是世界發達國家漁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之一,開展海洋牧場建設對水產資源穩定和持續增長,保護海洋生孩系統都有著重要意義。今年海科展首次開設海洋綜合牧場板塊,該展區將涉及海水淡化、污水處理;海洋漁業機械;智能化履帶式微濾機;海洋牧場、人工魚礁;深遠海智能網箱等相關產業,旨在推動海洋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除展覽外,2019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也將于展會期間舉辦,國內知名科研院校及專家、學者等行業領軍人物,將就海洋移動平臺觀測與探測、海洋生物科技、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主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經略海洋的發展趨勢和創新方向。
2019(第四屆)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將發揮引擎作用,推動海洋科研快速轉變為生產力,轉變為GDP、轉變為財政收入,幫助實現涉海領域從基礎研究到生產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