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唯一大船東,選擇中國船廠

    據韓媒報道,韓國最大航運公司韓新海運(HMM)已決定向中國船廠訂購10艘支線集裝箱船。其原因是,中國船廠憑借較低的勞動力及原材料成本,價格優勢明顯,韓國中小型船廠無法與其抗衡。

    據報道,韓新海運近期已初步決定向中國船廠訂購2型10艘支線集裝箱船,規格分別為1900TEU、3000TEU,具體數量未知。新船將于2027年交付,隨后陸續部署于亞洲、中東及非洲的細分航線。

    韓新海運雖主攻亞洲至北美/歐洲航線,但今年7月宣布將引進小型集裝箱船以實現業務多元化并開拓新增長引擎。此次向中國船廠訂購支線集裝箱船即屬于此范疇。

    針對這10艘中小型集裝箱船的招標,盡管韓新海運表示正綜合考量船價、交付時間以及二手船價格等因素,尚未最終確定,但韓媒稱,參與招標的韓國船廠已經被更具競爭優勢的中國船廠擊敗。得益于勞動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方面的價格優勢,中國船廠建造中小型集裝箱船的成本比韓國低20%

    美國即將對中國船舶實施港口費,但4000TEU以下的支線集裝箱船不在此列。因此預計該系列集裝箱船將能運營美國支線航線(連接大型集裝箱船停靠的主要樞紐港與中小港口之間的航線)。

    對此,韓國業內人士表示:“除HD現代重工、韓華海洋、三星重工三大造船企業外,韓國中小船廠正遭遇嚴重危機。中小船廠對韓國造船生態系統同樣重要,亟需政府扶持與行業自我拯救。”

    另據韓國進出口銀行海外經濟研究院數據,2025年上半年韓國中型船廠的新簽訂單量同比暴跌72%,僅為15萬修正總噸。DH造船、大鮮造船、HJ重工等中型船廠顆粒無收。

    與此同時,韓國中型船廠的訂單總額驟降至2.9億美元,同比暴跌81.5%,在全球新船訂單總量中的占比跌至0.8%——這是自2006年有記錄以來首次跌破1%。在手持訂單方面,韓國中型船廠的訂單量已縮減20%,僅夠維持未來兩年的建造量。

    這些數據表明,韓國中小型造船業正處于崩潰邊緣。

    本站文章如未標明來源,均為本站編譯、編輯或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龍de船人”,違者必究。

    為您推薦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 九九热在线视频